「學習論理53」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

“古人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來說,這個“大”,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2月19日

我們常說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常提擇業觀、金錢觀、消費觀……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人們在某一方面所持的觀點、態度和看法就會不同,這個“觀”就會產生天壤之別的效果。在新聞輿論領域,對新聞活動中諸現象、事物的看法與評價,按人們心目中一定主次、輕重次序的排列,便構成了“新聞觀”。

和其他的“觀”一樣,新聞觀有多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概括“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並用“山無脊樑要塌方,人無脊樑會垮掉”生動地表達其重要性,更是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

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

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推動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有力武器,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1944年3月,毛澤東同志說:“應該把報紙拿在自己手裡,作為組織一切工作的一個武器,反映政治、軍事、經濟並且又指導政治、軍事、經濟的一個武器,組織群眾和教育群眾的一個武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強調:“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

無論是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還是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或是在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來指導新聞輿論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重要法寶。

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現實需要。

當前,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革,受國際國內複雜因素影響,意識形態爭鋒日益激烈,新聞輿論成為各種勢力極力爭奪的重要陣地,輿情輿態日趨複雜。與此同時,在國內,隨著中國逐漸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三期”疊加的新環境,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的特徵日趨凸顯,價值觀認同和文化選擇都出現了顯見差異。這些問題不可避免地映射到新聞輿論工作中,並對新聞輿論工作構成嚴峻挑戰。

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從根本上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牢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個“主心骨”,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新聞輿論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正是因為它的重要,我們就必須明確“牢牢堅持什麼新聞觀”“自覺抵制什麼新聞觀”這兩個問題。

我們必須牢牢堅持什麼樣的新聞觀?

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這些討論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我們應當怎樣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最根本的是,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思想無形,但承載和傳播思想的媒體和陣地是有形的。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是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黨性原則不僅要講,而且要理直氣壯地講,不能躲躲閃閃、扭扭捏捏。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干擾面前,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統一的。那些“你是替黨講話,還是替老百姓講話”“你是站在黨的一邊,還是站在群眾一邊”的論調,把黨性和人民性對立起來,在思想上是糊塗的,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新聞輿論工作就是要始終把人民記在心上,走向群眾,服務群眾,站在群眾的視角去觀察問題,用群眾的語言去描繪生活,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這也是黨性原則的根本要求。

同樣重要的是,要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輿論導向正確,就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事業發展;輿論導向錯誤,就會動搖人心、瓦解鬥志,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業。什麼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導向?就是要堅持以正確輿論引導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於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推動改革發展,有利於增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文者,貫道之器也。”新聞報道既要報道國內外新聞事件,更要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引導人們分清對錯、好壞、善惡、美醜,激發人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與此同時,要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之所以強調,是因為我國社會積極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極負面的東西是支流;同時,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激發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只有這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才能起到應有作用。

不可忽視的是,要把客觀真實作為基本要求。事實是新聞的本源,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堅持實事求是,既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靈魂。新聞的真實性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最真實的部分也會讓人覺得不真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就是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不僅要準確報道個別事實,而且要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我們又應該自覺抵制什麼新聞觀?

長期以來,有各種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相對立,那就是西方新聞觀等錯誤觀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認清西方所謂“新聞自由”的本質,自覺抵制西方新聞觀等錯誤觀點的影響。

一直以來,一些人宣揚西方新聞觀,標榜西方媒體是“社會公器”“第四權力”“無冕之王”,鼓吹抽象的絕對的“新聞自由”。少數人打著“新聞自由”的旗號,專挑重大政治原則說事,公然抨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制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的不顧起碼的是非曲直,以罵主流為樂、反主流成癮,怪話連篇,謊話連篇:一些自詡“中立客觀”的西方主流媒體在沒有進行現場真實採訪、或沒有可靠材料佐證的情況下,肆意歪曲報道……

實際上,他們很清楚新聞輿論的意識形態屬性,更是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老手。國際反華勢力西化、分化中國最主要的一手,就是搞意識形態滲透,搞亂人們的思想,瓦解黨和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從蘇東劇變到一再煽動策劃“顏色革命”、製造民主災難,再到起勁地抹黑、醜化、妖魔化中國,不遺餘力地攻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制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西方媒體從來都是意識形態滲透的急先鋒。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盪、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卻是一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必須從這個高度認識和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作 者: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人:田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