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的主流說法是小行星撞擊!那巨大隕石坑呢?

一般來說,如此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會在地表留下巨大的隕石坑。至於小行星本身,它一部分會因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而熔化,與地球本身的岩石融為一體,另一部分則會因撞擊的衝擊力而被彈飛出去,再被地球引力吸引落回地表,散佈在世界各地。

恐龍滅絕的主流說法是小行星撞擊!那巨大隕石坑呢?

那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隕石現在已經被岩層覆蓋,位於深深的地表之下,難以被發現。而另一部分的隕石和隕石坑則已經被發現,不過,即使是明顯的隕石坑,也是直到1991年才被發現。

這個撞擊坑,現在被稱作“Chicxulub”撞擊坑,直徑200多公里,深度3公里,經過放射性檢測確定了該隕石坑形成於6500萬年前,和恐龍“突然消失”的時間一致。這個上古時代發生的遺蹟直徑達到了誇張的180公里,也就是到圖中的那個虛線位置。根據估計,這顆隕石直徑在10公里左右,產生的爆炸足足釋出高達4.2×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100萬億噸黃色炸藥(1014噸TNT當量)。

恐龍滅絕的主流說法是小行星撞擊!那巨大隕石坑呢?

恐龍滅絕的主流說法是小行星撞擊!那巨大隕石坑呢?

隕石砸在地面上,跟我們平時扔個彈力球扔在地上又彈起來不一樣,畢竟一塊岩石如果真的有幾公里甚至於幾十公里那麼大,實際上他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幾乎是在觸地的一瞬間,就應該已經變成了碎片(甚至於在空中就已經碎裂),同時因為巨大的能量,這些碎片迅速的蒸發,也許會有少量的大塊的碎片保留了下來,但是這些碎片已經變得非常小,並且正如之前所說的,早就已經深埋地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