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女王》:並非所有人,生來便是一手好牌

《花滑女王》:並非所有人,生來便是一手好牌

三月一到,氣溫就開始飆升,北方大地像是跳過了一整個春天直接過渡到了初夏。而更北邊的俄羅斯在年初情人節檔上映的影片《花滑女王》,卻給我們上演了一陣沁涼的冰雪奇緣。

影片中的女主角娜佳,是個熱愛花滑但是天資不足的女孩,卻因為媽媽說過的“天賦就是按你自己的方式來,別人誰都做不了”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練習,最終在光環和傷痛的交織中,找到了自我。

《花滑女王》:並非所有人,生來便是一手好牌

這部俄羅斯電影的取材很出彩,“花樣滑冰”題材新穎,但是很考驗導演的拍攝手法跟演員的專業功底。競技體育類題材在電影領域一直是小眾,但並不缺乏好片。像是之前有關於籃球的美國電影《籃球之路》,關於拳擊的《百萬美元寶貝》,再到去年大熱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而這部有關於花滑的影片,似乎也在說明,俄羅斯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榮譽不勝枚舉,而這份光鮮背後的辛苦付出跟殘酷淘汰,也讓人望而卻步。

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的人生啊,簡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可是並非所有人都那麼幸運,生來便是一手好牌。當別人都在擔心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有的人連起跑名額都得靠自己爭取。電影中的女主人公娜佳努力十年才拿到了世界花滑大賽的“入場券”,這十年不僅使她的花滑技藝日漸純熟,也使她能勇敢的面對自己內心的渴望,追求自己所愛。

《花滑女王》:並非所有人,生來便是一手好牌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它的成功之處不僅僅是出彩的音樂效果,流暢的蒙太奇剪接,更在於它塑造的人物性格足夠鮮明。女主角娜佳對自己熱愛的花滑運動的堅持

,跟她照顧酒醉的薩沙時的柔情,兩者剛柔並濟,娓娓道來。而薩沙在與娜佳初見時的乖戾暴躁,與他最後為娜佳解圍時候的真誠無畏,也是亦邪亦正,有血有肉。女教練初時的冷漠嚴苛與後來的溫柔理解,同樣相輔相成,婉轉有力。以及男二號里奧納夫“日月可鑑”的渣男面目與他眼眸深邃,鼻樑高聳的天使面容相對比,光是這四個人已經足以撐起整部電影的大梁,更何況還有貝加爾湖畔的冰雪美景,不斷變幻的音樂曲調,給了我們獨特的視聽感受。幾位主演的相逢,衝突,到最後的釋然,相惜,似乎是想告訴我們,人跟人的相遇,可能是因為緣分,所以有了相處的熱情,也可能就是,翻山越嶺也要相見的本能。

這樣一部勵志愛情片,不僅有戰鬥民族天然的熱血與勇敢,也有難得一見的婉轉多情;不僅刻畫了一個小女孩的十年蛻變之路,也展現了在光鮮完美的花滑背後,種種傷痛與挑戰。但是影片沒有像其他勵志類電影一樣,大打悲情牌,極力去渲染女主命運如何坎坷,意志如何低沉。它不賣慘,亦不說教,而是另闢蹊徑,將苦難作為一個導引,展現了娜佳這塊璞玉,如何浴火重生;它也沒有甜膩膩的講述男女主人公如何彼此相愛,難分難捨,而是在潛移默化的告訴我們,好的愛人一定是可以相互成就的。

俄羅斯的冰雪世界裡,孕育著一股堅韌的力量,相信你在看過這部影片之後,也會有種酣暢淋漓的明朗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