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十六國不得不說的英雄人物——慕容垂

今天來聊一聊慕容垂。慕容垂是前燕二代目慕容俊的兄弟。後燕的創建者,慕容鮮卑最後的榮光。

小玄我在這裡寫歷史,有時碰到留言討論歷史的兄弟,總感覺遇到了有共同愛好的知音,而大凡喜歡讀歷史的朋友想起那些智謀波譎的故事總會感到熱血沸騰。而提起那些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蹟也都會感慨萬千。

今天要聊到的這位慕容垂與之前聊過的慕容恪一樣,也是一位令人提起就會感概不已的歷史英雄人物。

垂子哥原來的名字叫做慕容霸。多霸氣的名字啊。後來因為騎馬摔倒了,被那個嫉恨他的二代目慕容俊改了他的名字,便被叫做慕容垂。

而為什麼慕容俊跟他聊不來呢,因為垂子從小便英勇睿智,所以備受他們的父親慕容皝寵愛,慕容皝甚至本來有意把王位傳給慕容垂,但經大臣們反對而改傳給了慕容俊。在古代那個萬惡的封建社會,王位可是個絕緣於爹孃兄弟父子親情的敏感東西,所以垂子哥便不被待見。

東晉十六國不得不說的英雄人物——慕容垂

慕容垂,垂子哥

而慕容皝這麼一寵愛慕容垂,便造就了慕容垂日後人生的坎坷傳奇,而慕容垂以後再跟成敗集於一身的大帝苻堅扯上了關係,就更增添了他身上的傳奇色彩,使得慕容垂成為歷史上人們褒貶不一,眾說紛紜的英雄人物。

慕容垂從13歲起從軍出征,征討宇文鮮卑,勇冠三軍,逐漸成長為絕代名將。

所以說,行軍打仗這種事要從娃娃抓起。13歲啊,這是大多數人還在沉迷於王者榮耀的時候,所以說,那些十二三歲的小學生初中生們啊,祖國的崛起在呼喚著你們,不要再在榮耀裡面坑人了。

三年後,16歲的慕容垂又作為先鋒大將,在父皇聲東擊西的戰術指揮下,大敗高句麗。

18歲,慕容垂參加滅宇文部鮮卑人的戰爭,率軍從側翼掩擊敵軍大將,大敗宇文主將涉夜幹。從此宇文部落煙消雲散。

後趙石虎亡後,慕容垂再作大將,逐一翦滅後趙殘餘割據勢力。發兵征討前燕後方的敕勒,斬首10萬餘人。

隨著慕容垂戰功漸大,慕容俊對他的忌恨也越大,於是把他從前線調回大後方治政。不幸想,慕容垂不僅用兵厲害,從政也是好手,在其治理的地方,慕容垂聲望大震。這也使得慕容俊對慕容垂的猜忌更大,立馬便把慕容垂從後方調回都城。

此時,便發生了針對慕容垂的“巫蠱案”政治迫害事件,慕容垂雖然避過一劫,但是他的妻子卻被可足渾皇后誣陷致死。

自己對國家勞苦功高,可是皇帝卻要把他逼上死路,甚至是日後的當權派對他這個國家功臣也不待見。可是慕容垂實在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經典的恪守道義之人,始終沒有背叛國家的想法。慕容俊慕容恪相繼死後,當權者可足渾太后和慕容評就把慕容垂晾在一邊。

後東晉名將桓溫窺隙帥步騎兵5萬北伐前燕。桓溫也是一代將才。破姚襄,滅亡成漢割據政權,聲威赫赫。上天註定了在亂世之中,英雄之間會狹路相逢,一決高下。

桓溫一路獲勝,頓兵枋頭,由於桓溫一開始的戰略意圖存在缺陷,想坐觀前燕國亂,沒有乘勝追擊,在枋頭徘徊不前,失去了戰機,這就註定了後來對上慕容垂這個戰場人精時要失敗的局面。

此時,前燕大震,國主希望北逃以避禍,而慕容垂沒有因為朝廷待他薄情而在此刻幸災樂禍,他自告奮勇,請求率軍一戰。於是前燕起用慕容垂,率5萬步騎兵南抵桓溫。

慕容垂一眼看出桓溫懸軍深入,運糧線過長,糧食難繼的弱點,派軍截斷了晉軍糧道。並且使出其極為擅長的誘敵入伏的戰術,大敗晉軍。桓溫接連失利,忙拋掉一切裝備撤退。

慕容垂率軍緊躡其後,待桓溫放鬆警惕後縱軍夾擊晉軍。晉軍又大敗,幾乎死傷殆盡。就此兩大名將相抗,桓溫終落入二流之境,從此以後,失去了藉戰功回東晉篡位的機會。

東晉十六國不得不說的英雄人物——慕容垂

桓溫

然而,即使慕容垂為燕國如此付出,卻最終帶來了慕容評和可足渾太后的更深的忌恨。慕容評開始密謀加害於慕容垂。有人把消息透露給慕容垂,要慕容垂先發制人,然而慕容垂忠於國家,即使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當政者如此狠毒,他還是考慮到發動政變會使國家動盪,但同時他又不是個特別愚忠的人。

於是,便開始了他寄居他國的飄零人生。垂子哥把行李一收,麻溜兒帶著妻兒投奔曾經的敵國,前秦。

說到前秦,苻堅大帝,聽到垂子來投奔自己,往東方哈哈大笑三聲,估計一直笑到夢中都笑醒,直笑到肚子疼,他的好基友,謀臣王猛也會謎之微笑,笑得前仰後合,因為,前燕可圖也!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可以攻打前燕啦啦啦啦!!!

苻堅,是個既使人感到傳奇,又使人感到悲哀的君主,唉,這個日後再說。反正他這個傻冒以寬大為懷而著名,喜歡延攬人才,在他執政初期,重用了很多名臣良將,前燕作死自毀長城後,他馬上讓王猛統軍攻打前燕。

王猛是個挺有趣的人物,他看出來慕容垂是個養不熟的老虎,日後必成大患,勸苻堅除掉他。可是別國的英雄來投奔卻把人家殺掉,這不落得個殺害人才的惡名嗎?這不堵塞了人才來投的道路了嗎?想想這也不可能的嘛。想以古代聖賢為榜樣的苻堅肯定是不同意的。

但王猛做事風格是忠於事情目標的達成,是完全不守規矩的,不按一般的義理準則行事,這一點他和慕容恪慕容垂截然相反,倒是有點像劉邦。

於是王猛替苻堅考慮備至,出征時設了個局誣陷慕容垂,以留給苻堅口實殺掉垂子,還陰險地間接算計死了慕容垂的兒子。這個事,史稱“金刀計”事件。垂子咋又被誣陷了,好可憐啊。不過,不用擔心,苻堅是個連大臣造反都不責罰的寬厚仁慈得近乎可愛的主,並沒有責怪慕容垂。

東晉十六國不得不說的英雄人物——慕容垂

王猛

前有收留之恩後有在金刀計事件的寬懷大度,苻堅可以算得上是對垂子有大恩的,但是後來慕容垂卻在前秦帝國崩潰時叛離,於是很多人覺得垂子實在是個忘恩負義之徒,而我覺得,非也,此事稍後再議。

前燕被王猛滅了後,苻堅把燕國宗室君臣一股腦收了,連慕容評都沒殺,把慕容鮮卑大批遷到國都附近。王猛一看,吐血,一個慕容垂都沒弄死,還給整來這麼一大幫。他知道日後鮮卑人必成大患,畢竟和仇敵同處屋簷下,你說萬一以後被使絆子了怎麼辦呢。

於是他和前秦重臣一起勸苻堅除掉境內鮮卑人,可是多虧苻堅小可愛,都被慕容氏君臣屢次有驚無險地躲過了。慕容垂就這樣一直在前秦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生活著。

直到王猛臨死,鄭重告誡苻堅不要攻打東晉。事後證明,王猛真是目光如炬,跟慕容垂一樣,是個心理學人精,他們都知道以苻堅這種行事效法古代明君廣納賢士,寬以待人的個性,必會好大喜功,肯定會作出一統天下的舉動,但是征伐東晉的時機不成熟,前秦必敗。

臨死都能夠準確預測出未來會發生的事,王猛也是,真乃神人也。可惜的是,如同歷史上大部分睿智的人物一樣,王猛即使能預見到,卻沒能對將要發生的事加上有效的剎車。

事實上,從苻堅以寬厚的胸襟對待叛臣敵虜的舉動就能看出,他有效法古代名君的意願,有胸懷天下,一統江山的志向,當時他已經基本徵服了北方,怎麼能放著最後的東晉不去管,不去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圖,失去讓後世稱頌成為千古名帝的機會呢?王猛應該是看到了這一點,然而,慕容垂應該也看出來了。

所以,到了苻堅提議伐晉的時候,滿朝大臣通通反對。慕容垂就跳出來,迎合著苻堅的心意,對他一頓吹捧,把他比做西晉吞併孫吳的晉武帝一樣。這下子就說到了苻堅的心坎上。苻堅本來內心就有個聰睿奮武的情結,沒有人贊同自己則罷,只要有一個人贊同,他便鐵了心的要伐晉了。

東晉十六國不得不說的英雄人物——慕容垂

苻堅

在這裡,慕容垂展現了他“陰險的一面”。前秦帝國的國運這次會議上其實早就已經戛然而止了。淝水之戰的失敗已經提前註定。知道前面是萬丈深淵,慕容垂卻捂著良心把前秦往火坑裡推。

苻堅死在五將山時是否有想到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慕容垂呢?反正可以說,前秦由於被這麼關鍵一推,其死亡的幕後最大凶手是慕容垂。

有人看到這裡或許覺得慕容垂無情無義且陰險狡詐。但是,要說的是,你要設身於那個年代,慕容垂他身上擔負著復興燕國國祚的家國重任。

你說,對於慕容垂來說,家國重要還是私恩重要?當然是家國重要啊。雖然他兄弟懟他,可是他父親可是很疼他的,他怎麼能忍心他父皇打下的江山落入他人手中?況且,慕容垂只是為了抓住這個唯一的機會復國罷了。

在淝水之戰大敗後,苻堅投奔慕容垂,慕容垂本可以殺掉苻堅的,他的子侄兄弟也力勸他殺掉苻堅,而慕容垂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把部下人馬交給苻堅讓他得以回京。君子不乘人之危啊,慕容垂這也算是報了苻堅的寬待之恩了。

就這樣,前秦伐晉,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開始崩潰。慕容垂向苻堅申請回到前燕故地祭拜宗廟,苻堅批假(呃……白痴啊,放虎歸山)。直到此時,慕容垂也都還沒有明顯的叛離的跡象。

作為一個歷史英雄人物在這時就顯示出他的傳奇之處了,因為害怕慕容垂趁國難反叛,前秦很多人打算殺他,都被慕容垂屢次顯現“編劇不讓死”之主角威能,堪堪避過。處於鎮守鄴城的皇子苻丕監視下,隨時會被殺的慕容垂迴歸東方故地,海闊憑魚躍,瑪德,老子再也不想被猜忌了,於是聚集舊部起義。

我相信,慕容垂還是個懂得感恩的人的。在這時他也沒有把苻丕趕盡殺絕,圍攻鄴城時都留下了一條向西的生路。只是有時人要在道義和責任中作出一個選擇,實在有點難。

在圍攻鄴城之戰中,慕容垂一圍就是N年,毫無進展,史書還有記載他一次還有空去打個獵,差點被苻丕派出城的士兵殺了,這怎麼顯得挺悠哉遊哉的啊。

雖然,有苻丕從東晉借來的救兵搞事情,鄴城從袁紹曹操開始經歷代軍閥經營有三臺之固易守難攻,可是我就不信,以慕容垂的聰明才智,就拿區區一個鄴城沒辦法了。要知道,在西燕軍東返時,苻丕試圖阻攔,結果全軍覆沒,可見苻丕能力實在不怎樣,這是一點。

第二點,淝水之戰後,前秦崩潰,京師之地果如王猛所料,鮮卑人義不容辭,紛紛起義了。這個,怕是王猛氣的連棺材板都壓不住了。前燕的慕容衝慕容泓集結起義的鮮卑人不斷攻擊京都長安。後來這支隊伍建立了西燕。而在五將山殺掉苻堅的前秦羌族叛將姚萇進據長安城。

這兩支勢力,我相信,只要慕容垂想的話,他們完全不是對手。慕容垂完全可以先兼併同是鮮卑人的慕容衝勢力,經略關中,奪得關中千里沃土,然後光復前燕國土,再慢慢料理侵略的高句麗和叛亂的丁零人。

但慕容垂沒有這麼做,他只是攻下鄴城後稍作休整便東歸故國,此後再也沒有踏進過關中一步。

我相信慕容垂是不忍心對昔日恩人再做進一步緊逼,但也再無顏面面對苻堅。他在家國重任和道義恩情之間是做出了很好的權衡的。

慕容氏家族人才濟濟,在慕容垂的子侄慕容農慕容隆慕容楷等等經略征伐之下,斬前秦猛將毛當石越,克服玄菟樂浪,平定丁零,基本收復國土,燕國重建,史稱後燕。

慕容垂在建立後燕後,親自指揮了三場經典的戰爭,把聲東擊西等沙場心理謀略藝術運用得淋漓盡致。滅丁零人翟釗,聲東擊西,把兩個渡河點的士兵統統運過河,兩邊一夾擊,丁零人全軍潰逃。滅西燕一戰,先是大軍停駐止步不前,讓敵軍心生疑慮,分兵把守關隘,攤薄了兵力,繼而用拿手絕活誘敵入伏把西燕軍悉數斬首。

當時慕容垂已年近古稀,在這兩場戰爭中,充分體現了他的老謀深算,幾近人精,儼然一代軍神,無人可敵,已經達到了名將的最高境界——讓別人捉摸不透,卻又正中下懷,就是帶著大軍站著不動就能把對手活生生嚇死。

東晉十六國不得不說的英雄人物——慕容垂

後燕

慕容垂的最後一戰是和鮮卑崛起的新貴北魏的戰爭。慕容垂親自掛帥前太子慕容寶已與北魏鬥過一場。北魏之前在後燕的扶持下經濟實力大增,已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歷史在此又上演了兩強相爭的好看的戲碼。

快,快買爆米花,前排板凳西瓜飲料。慕容寶主持的那一場,後燕這邊是建國時各自叱吒一方立有大功的諸位親王,有慕容農慕容德慕容紹等,可謂是人才濟濟。北魏這邊國主拓跋珪也是一代猛主,將領拓跋虔以勇猛著稱,拓跋遵拓跋儀麾下都是精良鐵騎,陣容可觀。

可是這個燕國太子慕容寶實在不大行,魏軍把燕國後方的信使截獲,拉到陣前騙慕容寶說,你爸爸死啦。慕容寶一下就被嚇住了,軍心開始不穩,在河邊和魏軍對峙一陣後回撤,被魏軍騎兵衝殺,燕軍大敗,5萬俘虜盡數被拓跋珪坑殺。

聽聞兒子被魏軍欺負,慕容垂決定親征,燕國我老垂頭還在,竟敢欺負我大燕,不知道死字怎麼寫是麼?在這人生最後一戰中,慕容垂把出其不意這一軍事指揮理念使用得出神入化,爐火純青,鑿開山道,奇襲平城。平城駐軍全軍覆沒,主將拓跋虔戰死。

豈料途中慕容垂見到昔日參合陂大戰中陣亡的燕人枯骨,傷心得發重病而亡,一代軍神,垂子爺,就此隕落,享年71。

東晉十六國不得不說的英雄人物——慕容垂

垂爺

縱觀慕容垂一生,東晉十六國無雙英雄榜排四五名左右,百戰名將,軍神,齊名長兄慕容恪,生平未逢一敗績,年幼聰睿英勇而得寵,少年從徵而揚名,一生沙場難分舍,前期屢立戰功國中受妒,中期飄零他國如履薄冰,後期重建國家顯神威,半生坎坷與浮沉,半生揚武於天下,數次避過死亡殺身禍,寫就傳奇人生另類帝皇篇。我打1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