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包模式下的毒,點我達該如何去解?

眾包模式下的毒,點我達該如何去解?

近日,點我達聯合聯通、菜鳥等公司推出“虛擬號碼”服務,來保障用戶與配送騎手個人信息的安全性。虛擬號碼是當用戶使用點我達平臺的配送服務時,平臺為用戶和配送騎手提供能夠互相聯繫的虛擬號碼,避免用戶和騎手因真實信息洩露而受到騷擾等風險。

虛擬號碼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消費者和配送騎手之間因個人信息問題而產生的矛盾,幫助點我達即時配送平臺不斷完善其安全保障體系。但從整個配送產業鏈上看,即時配送平臺點我達在對配送騎手的管理上仍“不得民心”。

新零售的下半場,即時物流市場三足鼎立

新零售的提出讓電商平臺的線下佈局變得更為重要,而線上+線下的新零售佈局理念最終的受益者當屬消費者。消費者對消費產品的精細化需求不斷刺激著電商和線下物流配送企業。即時配送物流則成為了消費者追求時效性的重要環節。

在新零售的下半場,物流企業在爭奪配送時效性的賽道上也是十分熱鬧,但無論是新進場的還是後入場者,即時物流市場的配送平臺都大抵分為三類。

第一類,由原有外賣配送平臺擴張業務後產生的配送平臺,如餓了麼的蜂鳥配送、美團的專送團隊、京東到家和達達等。外賣配送可以說是即時物流的鼻祖,而消費者對外賣質量、新鮮度和配送業務需求的不斷變化,讓傳統的外賣配送平臺在配送時效性和業務範圍上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和擴展。

如今的即時配送業務範圍已經從傳統的餐飲外賣擴展到水果生鮮、藥物、零食和日用品等消費場景。新零售時代背景下的即時配送市場,對於這些外賣配送平臺而言就是主場作戰,其優勢不言而喻,但這類平臺容易出現配送員在外賣和即時配送業務上無法兩頭兼顧的問題。

第二類,以順豐、圓通為代表的傳統物流企業。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國內即時配送市場的總訂單規模達到37.12億,同比增長30.0%。在這樣迅速增長的市場紅利吸引下,順豐、韻達、中通、圓通等物流企業紛紛在多個城市的統稱配送市場進行試水。傳統物流企業進場的優勢,是擁有大量的消費用戶和相對應的大數據,但在即時配送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會更加細化,對配送業務的時效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物流企業在線下零售生態還沒有成熟之前,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第三類,順應市場需求而生的新興即時配送平臺,如點我達、閃送、UU跑腿等。這些在業務和服務範圍更加垂直細化的即時配送平臺,得到資本的青睞之後,資金的充足帶來勢不可擋的擴張步伐。市場數據顯示,點我達的業務範圍已經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眾包騎手也達到200多萬名,能夠為6000多萬消費者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在這三類即時配送平臺中,他們的配送模式分為眾包、自營和代理加盟三種。點我達作為即時物流的開創者,在配送模式上選擇了眾包模式,但眾包配送模式在為點我達帶來大量配送騎手和消費流量的同時,也容易導致平臺和配送從業者之間出現矛盾。

眾包模式下,平臺派單是一把雙刃劍

在點我達即時配送平臺上,騎手的配送業務主要由平臺派單。配送員平時的配送業務完成後會在平臺上獲得相應經驗,用於提高自身等級,而平臺在派單時會根據配送騎手的等級來為他們設定接單類型和權限。眾包模式下,平臺向配送員派單的模式雖然保障了企業在即時配送業務上的效率,但也同樣制約了配送員。

一面向陽:加快企業搶佔市場的速度

在即時配送這樣的末端物流上,配送效率成為企業能否在市場中獲得認可的關鍵,艾媒諮詢數據顯示,60.7%的消費者在選擇平臺時會優先考慮該平臺的配送時效。並且對於點我達而言,在即時配送市場上,眾包物流模式擁有三大優勢。

優勢一,優化派單效率,增加平臺業務量。當消費者在平臺下單,平臺會根據訂單需求匹配配送員,並選擇最適合的配送員派單。從接單效率上看,平臺派單的效率明顯優於配送員搶單,同時由平臺派單還能有效避免配送員在配送過程中,因地理位置偏遠等外界因素而拒絕接單的問題。

優勢二,眾包模式能夠幫助點我達快速擴張市場。眾包模式讓點我達配送業務實現開放化,能夠快速解決對配送騎手的市場需求。在配送員人力資源需求得到解決後,平臺的業務量也將得到快速提升,進而加快點我達在即時配送領域的佈局。

優勢三,眾包模式能幫助點我達解決配送峰谷不平衡的問題。在傳統外賣市場上,配送的業務量會隨著人群“潮汐”出現高峰和低谷期。在人力資源分佈密集且組織協作相對比較鬆散的區域中,實行眾包模式能夠更好的實現配送人員調配。並且制定接單上限,既能避免配送員因接單數量太多而導致配送不及時,從而提高配送員的配送效率,間接縮短配送時間,保鮮力度更強。

一面向陰:利了消費者,卻苦了從業者

即時物流企業的佈局焦點大都集中在“極速”、“高效”上,點我達通過平臺派單提高了在即時物流配送初始階段的效率,但在眾包模式下,派單機制會導致配送員利益受限,這將在點我達的管理、運營上產生蝴蝶效應,進而影響其在即時物流行業的口碑。

在管理機制上,分散的眾包配送員加大了點我達的管理難度。在眾包模式中,配送人員分散的特性雖然為其拓寬了配送服務市場,在短期內為消費者帶來高效的配送便利,但同時也加大了平臺的管理難度。對於物流企業而言,其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應該是提升配送員的服務質量,從而幫助平臺建立生態服務產業鏈。而為了提高配送效率,達到消費者想要的即時性,點我達將原有的外賣配送成本提高,“大單”拆解成無數“小單”,從業者不斷增加,但服務質量沒有得到改善。

在員工福利上,獎勵少,制約多,為配送員所詬病。電子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美團、順豐、餓了麼等直營或者外賣配送平臺的員工收入為6000+元,而點我達的員工工資為5000+元,在受到等級制約派單上限後,點我達的員工工資可能還達不到5000元。同時,據點我達員工的市場反饋,在強制派單系統中,騎手在完成一次配送後,系統會在2秒內自動為騎手進行派單,而騎手的免責取消派單的機會最多隻有4次。在這樣的高壓、低激勵的工作環境中,優質員工流失將成為點我達平臺的潛在危機。

此外,當前即時配送行業的運作模式尚未成熟,基礎設施較差,平臺自我造血能力有限,對資本市場的依賴性較高。而外賣市場上慣用的燒錢玩法被眾多資金雄厚的巨頭攜帶進場,這對於點我達而言,配送從業者專業性存不足,資本力量也不足以與巨頭相抗衡,若在燒錢大戰中將擴張資金用錯一步,資本轉冷後,點我達在即時配送市場上的競爭力將會逐漸削弱,乃至被市場所淘汰。

未來,點我達的決勝點在於配送勞動力?

在這個“顧客就是上帝”的消費時代中,消費者成為了企業、商家極力討好的對象,但對於即時物流市場,配送員的配送效率和服務態度更是決定了配送平臺的市場口碑。隨著入局者不斷增加,點我達在即時配送領域將會面臨“四面楚歌”的情形。在這樣的市場局勢中,點我達以配送勞動力為出發點,或將有兩條出路。

出路一:加大對優質配送員的獎勵機制。

在這個處處都有巨頭“攪局”的物流市場中,大規模集團軍作戰已經成為常態。而在這個垂直的即時配送市場上,高效、優質的配送服務能夠幫助點我達穩固其市場份額。因此點我達在未來發展中,要加強對優質配送員的獎勵,根據優質配送員的業務能力定製更具有靈動性的配送上限制度。

同時,加強對眾包配送員進行專業培訓,巨頭在配送資源上的優勢能讓他們不斷吞併即時配送市場流量,而眾包模式的點我達專業配送員佔比少,在處理配送員與消費者矛盾時極易造成不滿導致矛盾惡化,進而影響平臺在配送市場的口碑。因此,在對眾包配送員的監管上,需要加強力度,做到保質保量,方能保障品牌口碑。

出路二:加快無人配送的智能物流佈局。

在人工智能不斷普及的時代中,無人配送的呼聲也越發高漲。這是因為無人配送能夠完全避免消費者與配送員之間因交流而出現的矛盾,將“與人交流”的中間環節省去,不但能夠減少配送平臺的人工配送成本,還能加快配送速度,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配送體驗。

總而言之,即時物流作為物流市場的垂直領域,玩家的燒錢期也在不斷縮短,市場也已經進入飽和,行業逐漸趨於理性。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比拼內功的時代也將快速到來,而配送資源將會是各個平臺的上乘心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