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十年”系列報道|中興通訊生不如死?A股“雙料大王”海康威視或受牽連

“A股十年”系列报道|中兴通讯生不如死?A股“双料大王”海康威视或受牵连

截至目前,中興通訊為解禁需要付出的總金額為22.9億美元。凡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真正問題在於美國對中興的“軟約束”。而這種約束可能會禍及到海康威視

中興通訊終於看到起死回生的希望了,但是,由於付出的代價過於沉重,有觀察者指出,這樣的中興通訊,生不如死。

代價有多大?大家都看到了“14億美元”,這並不包括之前已付的8.92億美元,兩項相加為22.9億美元,約合146億元人民幣,而2017年中興通訊淨利不過45.54億元人民幣。但比錢更重要的代價其實是大家不容易看到的“軟代價”,中興成為歷史上第一家接受美國選定團隊並監管的中國國企,未來十年稍有不慎仍可被美國“掐死”。“軟代價”可能還包括,美國饒了中興一家,其他的可能就不會妥協了,而不是相反。這一條,可能會禍及一家A股上市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415,以下簡稱:“海康威視”)。

這個禁令,目前並未隨著中興禁令有條件解除而鬆動的跡象。

1

實控人逢高減持超140億元

海康威視為什麼會被美國政府盯上呢?

海康威視是一家以音視頻為中心做系統集成的公司,曾位列全球50強安全監控產品榜首。而現在的3D、AI、工業4.0等一系列的動作中都離不開聲音和圖像,掌握先進技術,成為了海康威視能在這些領域獲得絕對優勢的關鍵。

股價與市值上漲的背後是海康威視多年來持續出色的業績表現,公司淨資產收益率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在30%以上,營收和淨利潤增長率也長期保持在25%以上;自由現金流除了2015年有所下降,2010年以來逐年增長,財務指標相當靚麗。2017年,海康威視營業總收入為419.05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31.22%;淨利潤94.11億元,同比增長26.77%。2018年一季度,海康威視營業收入42.88億元,繼續同比增長65.26%。

財報還顯示,到去年年底,海康威視的海外分支機構已達到37家,海外服務點達106個。而且海康威視的主營業務也已從過去單一的安防監控向視頻物聯網發展,形成了多元化、智能化的視頻服務體系。

此外,公司還在互聯網視頻(螢石)、機器人、汽車電子、紅外傳感、智慧存儲等創新業務上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進一步拓展了企業發展的更多空間。其中螢石去年營收已突破10億元並實現盈利,成為海康威視首個盈利的創新業務。

然而市值持續增長的同時,公司高管卻選擇了大規模減持。

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視副董事長龔虹嘉減持公司1.14億股股份,成交均價37.48元,套現近43億元。這也是龔虹嘉在海康威視上市後的最大一筆減持套現。

這不僅是龔虹嘉的第一筆減持。早在2017年9月27日,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顯示,海康威視以29.06元/股的價格成交了1.07億股,佔海康威視總股本的1.16%,成交金額達31.01億元,該次賣方就是龔虹嘉。

根據2017年11月胡潤髮布的套現富豪榜榜單,自2016年7月以來,龔虹嘉持續減持海康威視股份,減持套現額達到60億元,成為“2017套現大王”。自海康威視上市到2017年底,龔虹嘉、陳春梅夫婦累計從該公司套現總額已經超過100億元。加上1月的這次套現,意味著公司上市以來,龔虹嘉夫婦累計套現金額超140億元。

在高管大幅減持的同時,公司股價飛漲。2016年底,海康威視股價約為15元,到2017年底漲至39元,漲幅達1.6倍,2017年成為海康威視上市後股價漲幅最大的年份之一。

可見,海康威視不但是A股市值增長“大王”還是大股東減持“大王”,是少有的“雙料大王”。

2

境外市場還能否高歌猛進

根據年報,海康威視去年419億元的營業收入中,來自境外的收入達到122.44億元,佔比29.22%;境外收入的毛利率達到48.79%,遠超過國內收入42.02%的毛利率。

海康威視的安全監控產品在2016年度全球安防50強榜單位居全球首位,全球市場份額高達19.5%。近5年來,公司境外營收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近70%。2017年,境外市場營收高達122.5億元,佔比總營收的30%。

其實,這也不是海康威視第一次被美國政府盯上。早在今年1月份,美國密蘇里州陸軍基地倫納德伍德堡移除了海康威視生產的監視器。

不過,由於美國市場的強大示範效應,這種解釋顯然很難解除投資者對其海外市場前景的擔憂。■

熱文回眸:(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個維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爐 哪些銀行被客戶瘋狂打call?

中國市值100強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兒了?”(附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