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美国那里挨了棍子就想到亚洲找回场子?欧洲两国自找没趣来了

欧洲老牌帝国的两面性和欺软怕硬的德性最近表现得淋漓尽致。刚刚结束的G7峰会上,欧洲国家彻底领教了它们的“带头大哥”的厉害,尽管网上铺天盖地流传着“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照片,但事实却是站着的六个小兄弟苦口婆心的劝说,也无法挽回端坐在那里的特朗普决绝的心。会后,除了受到直接人身攻击的加拿大与美国怼了起来之外,其他各国领导人要么发个照片自我安慰一下,要么发发牢骚表达一下失望之情,并没有谁真敢对美国采取什么实质性动作。

不能拿美国这个“带头大哥”怎么样,但在美国面前受的“鸟气”总得发泄出来,在特朗普面前丢的面子总得想办法找回来,这就是某些国家尤其是英法两国的真实想法——因此,它们开始打歪主意,试图到亚洲搞搞事情,找回场子。

刚在美国那里挨了棍子就想到亚洲找回场子?欧洲两国自找没趣来了

法国媒体最新报道称,法国国防部长帕尔丽宣布,法国海军突击群下周将与英国舰艇和直升机一道访问新加坡,之后将前往南海“特定区域”。这位女防长强调,“引入更多合作伙伴有助敦促各方遵守法律和国际法,保障航行自由”。她还提到,“法国去年向本区域派遣的军舰不下5 艘。欧洲各国也动员更多资源,支持这方面工作。德国观察家也乘法国军舰出巡。这方面的努力应该加大。”

这两年,欧洲与美国的争吵与分歧不断增大,“西方阵营闹分裂”的消息也不时见诸媒体,但必须看到的是,尽管欧洲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与美国针锋相对,但在其他不牵涉欧洲利益的问题上,却仍旧与美国保持了相对的一致。

刚在美国那里挨了棍子就想到亚洲找回场子?欧洲两国自找没趣来了

特朗普上台后抛出了个“印太战略”,欧洲大国很快就以实际行动给予了响应。早在去年,英国就与日本在“2+2会谈”中提到,今年新建造的英国航母将航行到亚太地区,与日本自卫队开展联合训练;今年5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澳大利亚时又提出要与澳方合作,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新的战略“轴心”。

当前,英法两国正在增强它们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包括派遣军舰穿越南海,策划举行空中演习等等。国际舆论指出,英法两国的做法不仅意在以此向美国表达追随的态度,更是通过在这一地区刷存在感,显示作为“老大帝国”雄风犹存的姿态。

其实,英法之所以要不远万里跑到亚洲“找场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它们与“带头大哥”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存在明显的利益分歧,双方找不到合作点,推动美国这个靠山的支持,它们很难展示作为“大国”的抱负和作用。而印太是美国关注和炒作起来的概念,特朗普对此关注良多,而英法在此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存在,与美国一起把印太搞热起来,与美国“团结”在一起“发挥影响力”,是一个不错的小算盘。

另一方面,就是经济利益的考虑,英法两国已经看到,印太地区热点的升温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先在一个地区制造紧张局势,再让这一地区国家出于“安全考虑”大量购买武器,这是它们的一贯做法。派它们有限的军事力量到印太地区“秀一下”,展示装备的“先进性”和“介入”地区问题的“决心”,借机向某些国家出售军事装备,更是一项很划算的事情。据法新社的报道,2016年,印度同意购买36架“阵风”战斗机。澳大利亚也签署了一项价值370亿美元的协议,向法国购买12艘潜艇。

刚在美国那里挨了棍子就想到亚洲找回场子?欧洲两国自找没趣来了

有道是,私利让人眼盲。英法两国出于讨好美国与自身利益考量做出到亚洲找场子的决定,深刻显示了这两个国家的两面性。一方面,由于与美国关系的不顺,它们不断寻求加强与亚洲国家合作,试图以此避免被边缘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却又配合美国在这一地区挑起事端,企图蹚浑水获利。

由于英法两国已经明确要让它们的舰机到达南海海域,中国必须针对这两个老牌帝国的两面性做好准备,该合作的地方可以继续合作;不过,如果它们想到南海寻衅滋事,必须给予坚决的反制,斩断其伸向南海的黑手。也让它们认识到:它们从美国丢掉的面子别幻想在中国面前找回来——作为日渐没落的“老大帝国”,它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去,南海绝不是它们可以横行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