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自動化生產發展基礎,浩物聯科技

針對於工業互聯網,目前最流行的一個看法,就是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勞動。此前針對富士康的報道中,無人工廠、大量機器人的使用,都成為勾勒未來工業的場景。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廉價勞動力優勢的喪失,正成為低端代工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最大威脅。

工業互聯網是自動化生產發展基礎,浩物聯科技

然而,在一片工業互聯網、自動化大生產的呼聲中,外界最忽視的一點卻是,導致危機的根源恰恰來自勞動者收入增長的緩慢。勞動者也是消費者,當他們的收入增長大大低於產業增長,尤其是低於房地產資本增長的時候,產品也就失去了市場,整個產業的危機從而爆發。例如富士康iPhone手機生產線上的工人,買不起iPhone手機,這是整個產業危機根源的縮影。寄希望於代工的利潤能夠再豐厚一些,以工業互聯網技術重複低端代工的生產模式,對於企業而言只是短時緩解危機,長期看來無異於飲鴆止渴。

不可否認,機器替代勞動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在勞動強度大、高危險和掃描分類等領域,這種優勢很明顯。但對於精細化的勞動,則替代成本較高。尤電子類產品組裝企業,機器人、自動化的應用成本較高,生產線轉換不靈活,擴產和減產的資本固定投入將大大高於工資成本。

機械人和工人一樣,不是僱來就能用的,必須經過系統培訓、調試才能使用。整個機械人的系統安裝、學習,直到穩定運行,少則兩週多則一個月。更關鍵的是,儘管這些機器人的使用年限可以達到10年,甚至更多。但是代工企業幾周、幾個月就要調整一次產品線,早就是家常便飯。機器的通用性和應變能力大大低於工人,工人可以通過幾天或幾周的培訓,實現順利轉產,而機器人則經常需要進行技術更新和投入,甚至有時不得不提前退休,淪為二手設備。所以,按照一般的設備折舊來計算機器人的使用成本顯然行不通。

工業互聯網是自動化生產發展基礎,浩物聯科技

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的成本有可能進一步降低,但是在資本投資層面,卻一時難以改變目前的尷尬局面。因為,工人的工資是按月支付的,投入和產品回款可以實現逐月滾動。而機器人的成本是一次性投入,即使考慮到融資租賃的情況,企業也不得不為此支付高昂的利息。在需要擴產的情況下,工人的調配更加靈活。你可以要求工人加班,但是不能讓機器人超負荷運轉。一旦需要擴大產能,機器人的購置、安裝、調試的費用和時間要比工人大得多。

這意味著,原本可以花費一個月的工資就可以滾動起來的項目,現在不得不一次性投入,一年,甚至兩年才可以收回成本的固定資產投入。而且,企業還面臨整個生產線改造升級、設備需要重新購置,因此不得不繼續投入大量固定投資的尷尬。這就導致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隨著機器人的應用,企業的勞動效率提高了,但是資本投入卻在大幅增加。高達兩位數的資金成本將無情吞噬節約出來的勞動成本。代工的產業模式,實現自動化生產,進軍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自動化生產發展基礎。

深圳浩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的物聯網公司,提供物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智慧農業,工業物聯網,智能家居,車聯網,gps定位等物聯網解決方案;電話:13612990075

工業互聯網http://www.morelnk.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