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5月11日,懸疑劇《邊橋謎案(The Bridge)》英國版第四季正式播出,橫跨丹麥瑞典的厄勒海峽大橋成為這一季的舞臺。這座大橋全長16公里,從空中俯視,大橋猶如斷裂在海洋中央,又如魔鬼魚浮在海面,尾刺接入馬爾默,另一端與海底隧道相連,通往哥本哈根。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岸非岸,橋非橋。在國之邊境,大河兩邊,橋是屹立此間的守衛,兩足分立,紮根異國。它炮製關於友誼的期望,也見證戰爭的始末。一座有頭有尾的小橋,可能是一段走不盡的長路。下面9座跨境之橋,便是各有各的故事。

Svinesund Bridge

挪威-瑞典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乾淨的弧線在愛德華峽灣的西南部將挪威和瑞典相連。這座拱橋於2005年落成,用時不過兩年,是挪威到瑞典的必經之路。不遠處已作廢的舊橋始建於1939年,1942年時曾被當作防禦工事而被炸燬,在戰爭的一再阻撓下直到1946年才完工。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如今,寧靜的Iddefjord水域已經看不到昔日的硝煙陰翳。到了夏天,大橋一側的斯特倫斯塔德海港遍泊遊艇,漁船剛剛卸下的魚蝦,不多時就變成餐桌上鮮美的海味。在另一側,駛過700米的斯維桑德橋,沿著E6高速一路向北72英里,忽然一個風情萬種的美人躍入眼簾——那便是魂牽夢縈的奧斯陸了。

Guadiana International Bridge

西班牙-葡萄牙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西班牙、葡萄牙比鄰而居,在其最南端的陸地交叉口,一座斜拉橋填補了瓜迪亞納河這條“牙縫”,一端連接西班牙南部的阿亞蒙特鎮,一端指向葡萄牙的卡斯特羅馬林鎮。因河命名的瓜迪亞納國際大橋長666米,在西葡兩國都算得上是最長的橋樑之一,兩座橋塔猶如桅杆,拉索就是迎風揚起的帆。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先在阿爾加維的沙灘享受日光浴,再跨過大橋到塞維利亞,在羅西尼的阿卡貝拉里搭上有軌電車,懷想中世紀時首都的繁華——唯一需要留心的是,此處不光有“李逵”,還有“李鬼”——就在大橋上游20英里,靠近葡萄牙Pomarao村的地方還有瓜迪亞納國際大橋的一個小兄弟——下瓜迪亞納國際橋(Lower Guadiana International Bridge),不過這座橋的規模可要小得多了。

Frankfurt-Slubice Bridge

德國-波蘭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二戰之後,奧德河東岸的德國國土分割給波蘭,法蘭克福奧德從此一分為二:東岸的德國人被趕到西岸,房屋分給來此定居的波蘭人。如今,德國和波蘭仍以奧德河為界,邊界超過200英里。

柏林以東60英里處,法蘭克福奧德與波蘭小城斯烏比採隔水相望。德國統一之後,波蘭入歐之前,連接它們的這座橋樑曾經是西歐和中歐的分界點。彼時,斯烏比採的香菸街遠近聞名,比隔壁的法蘭克福奧德便宜將近一半,可要過橋前去採買還得經過“安檢”提交護照。現在在橋上漫步欣賞奧德河風光的人們能自由來往於兩座小城之間,可以說是很幸運了。

Rainbow Bridge

美國-加拿大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彩虹橋為什麼叫彩虹橋,至今沒有一個定論——它只是一座普通的以鋼建成的拱橋,從外形上看和彩虹沒有半分關係。一個解釋是,在彩虹橋位於加拿大的一端,能看到一塊刻著聖經創世紀中的引文“雲中之弓(bow in the clouds)”的石板。可這句“雲中之弓”又是怎麼來的呢?

環環以為,“彩虹”也好,“雲中之弓”也好,應該與同在美加邊境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不無關係。當“霧中少女”號遊輪駛近瀑布,為轟鳴如雷的水聲震撼之餘,瀑布入水揚起的漫天水霧織成紗幔,一高一低兩道彩虹躍然紙上——雙彩虹或許在別處並不多見,在尼亞加拉瀑布卻是日常風景。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彩虹橋美國一側的布法羅,被加拿大人認為是購物天堂。布法羅附近的Woodbury奧特萊斯是美東最大最新的室外購物商場,商品門類可比多倫多的奧萊給力得多。但就算是沒有Woodbury,相信加拿大人也十分樂意跨境去美國購物——畢竟紐約州的稅不到5%,而安大略省的稅高達13%,想到就心疼。

Zavikon Island Bridge

美國-加拿大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加拿大的千島湖區域上有一條美加分界線,1800多座小島分佈在兩側,以島上國旗作為歸屬標誌:插有美國國旗的就是屬於美國的島,插有加拿大國旗的則是屬於加拿大的島。這些島也被稱作是“富翁島”,因為大多數島都被私人購買下來建立私人度假屋,其中就包括扎維康橋所在的扎維康島。扎維康島位於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國境分界線上,由一大一小兩個島嶼組成,大島屬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建有主宅;小島隸屬美國的紐約州,作為花園。全場不到10米的島上,為了連接前屋和後院,特地建了一座小橋。這樣一來,從房屋到一橋之隔的小花園就算出國。於是,扎維康橋便被人戲稱是世界上最短的國際渡口,而且是不設關卡的一座橋。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除了這座著名的“世界最短跨國橋”之外,島上還有一個未解之謎:小橋中間的荷蘭國旗,到底有沒有人能給個說法啦?

Bridge of the Americas

美國-墨西哥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人們熟知的美洲大橋有兩個版本,其一是巴拿馬運河入口處的塞切爾渡口大橋,另一個則是美國版《邊橋謎案》的取景地、途徑墨西哥大都市華雷斯和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的“自由橋”。和其他大橋不同的是,這座大橋下方的格蘭德河,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乾涸成一條塵土飛楊的溝渠,流動性堪比待通過車輛排成的長隊——華雷斯的謀殺率在21世紀前十年都排在世界前列,排隊和安檢和謀殺率一樣令人望而生畏。可以說此橋雖然又名“自由橋”,過橋卻並不自由。

Puente Libertador General San Martin Bridge

阿根廷-烏拉圭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阿根廷和烏拉圭相愛相殺多年,其足球隊之間的強者廝殺向來是一大看點。在地理上,它們在烏拉圭河兩岸相互凝視,連接兩岸的橋以阿根廷將軍何塞·德·聖馬丁命名,這位將軍將兩國從西班牙統治中解放出來。大橋烏拉圭一側的弗萊本託斯(Fray Bentos)不僅有著奇妙的英格蘭復古風情,還是一家被列為世界遺產的肉類加工廠的所在地,這家工廠曾在19世紀後期和世界大戰期間為英國軍隊和市場生產餡餅和醃牛肉。

Tancredo Neves Bridge

阿根廷-巴西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一橋跨兩國,這些大橋滿是情仇故事

以巴西政治家坦珂雷多·涅維斯命名的大橋又稱“博愛橋”,算是巴西-巴拉圭友誼橋之後的跟風作品,跨伊瓜蘇河將阿根廷和巴西連接起來。雖然是按友誼橋的思路造的橋,博愛橋在經濟上的重要性卻遠不如前者。站在橋上,可以看到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三國。大橋緊鄰“魔鬼咽喉”伊瓜蘇瀑布的西北部。《春光乍洩》裡,何寶榮與黎耀輝在來這裡的路上走散,最後只剩黎形單影隻地到達又歸去。從博愛橋上經過,不知是否還能在洶洶水聲裡聽到黎耐人尋味的那句,“我始終覺得站在這個瀑布下面的,應該是兩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