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第一標亮相:被動、裝配式建築打響智慧能源第一槍!

6月上旬,位於容城縣城以東、容東片區西南的“樣板”——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市民服務中心是雄安新區成立後第一個完成的建築工程項目,因此也被稱為“雄安第一標”。

這片有著14個足球場大小的地塊,因承擔了新區公共服務、規劃展示、臨時辦公、生態公園等多項功能,而被視為未來的雄安綠色智慧城市的起點和縮影,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

眾所周知,推廣綠色、節能建築是新區實現節能環保、生態宜居的重要手段。

因此,已在市民服務中心落地的被動式、裝配式建築,則被視作未來智慧城市樣板中的樣板,成為公眾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

雄安第一標亮相:被動、裝配式建築打響智慧能源第一槍!

被動式建築,即在規劃中將建築物與周圍環境設計成自循環系統,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創造宜居舒適的室內外空間,也就是說,建築物通過自身來收集、儲蓄、釋放能量,而非通過機械設備來進行供能。

其強調的是將自然通風、自然採光、太陽輻射等氣候環境與各種高效節能技術相結合,儘量減少利用常規能源對房屋進行供熱、製冷及照明,在保證人體舒適度的同時,滿足綠色低碳、節能降耗的建造標準。

裝配式建築同樣具有節能環保的功能,另外還具備節省資源、方便安裝、縮短工期等優點。裝配式建築的構件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運到現場即可直接進行便捷組裝,現場作業量大幅減少,施工週期有效縮減,施工環境大為改善。

在未來的建設環節,大部分建築物將採用被動式、裝配式設計,從物理載體上具備了“低能耗”的屬性;在使用環節,通過裝置各類監測、計量、控制等系統設備和信息通信系統,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用能的智慧管控。打造內部節能環保舒適、外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典範,推動雄安新區成為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的城市樣板。

雄安第一標亮相:被動、裝配式建築打響智慧能源第一槍!

同時,雄安將開展樓宇智慧化管理,以“智能樓宇”助力“智慧雄安”建設。

在智慧運維方面,使用大量節能高效設備,利用信息通信網絡與集成設備控件,實現能源系統的實時監測與控制。通過自動監測各類電氣與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記錄系統溼度、溫度等各種參數及其變化趨勢,進行故障自動識別、自動越線報警以及故障原因分析。

在能源分析方面,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對樓宇能效情況、供需關係、能耗對標、經濟社會效益等進行智能分析並生成運行報告,根據建築用戶需求制定最優能源使用方案。依託設備管理的可視化與能耗管理的數據化,全面實現樓宇的優化控制和智慧管理,營造環保舒適使用空間。

雄安第一標亮相:被動、裝配式建築打響智慧能源第一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