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黃鶴去”中的“昔人”你知道是誰麼?

唐詩云:“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詩中的“昔人”指的大概是仙人王子安或費禕。不過,到了宋朝,黃鶴樓又與仙人呂洞賓聯繫到了一起。今天,就為大家解析這首傳說為純陽道人呂洞賓所作的名篇《黃鶴樓》。


呂仙洞

“昔人已乘黃鶴去”中的“昔人”你知道是誰麼?

呂仙洞又名呂公洞,位於黃鶴樓東北腳下、白雲閣以西。 呂仙即呂岩,字洞賓。現在的呂仙洞”是在原洞址上稍加擴展重建的。洞呈“U”型並貫通,內設有由一整塊漢白玉石精雕而成的呂洞賓平臥雕像以及香爐等,整座雕像長3.1米,高1.71米,重5噸,呂洞賓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昔人已乘黃鶴去”中的“昔人”你知道是誰麼?

之所以在黃鶴樓有很多呂洞賓的傳說、故事、遺蹟,與相傳他在此修仙有很大關係。

正文:

《黃鶴樓》

純陽道人 撰、書

黃鶴樓前吹笛時,

白蘋 1紅蓼(liǎo)2滿江湄。

衷情慾訴無人會,

只有清風明月知。

【譯文】

1.白蘋:一種多年生的淺水植物,可入藥。

2.紅蓼: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於水邊、沼 澤等潮溼處,花朵為紅色。

“昔人已乘黃鶴去”中的“昔人”你知道是誰麼?

詩詞解析:

作者在黃鶴樓獨自吹笛,江邊景色明麗,笛聲卻無人欣賞,其中情感也沒人能理解。這樣的孤獨寂寞中,作者卻並不悲傷,而是以清風明月為伴,展現出一種曠達與瀟灑。這首繪景寄情的作品,意境圓融而渾化,情景交融,一氣呵成,但內容稍顯平淡,略欠新意,在古典詩歌的燦爛星海中並不算優異之作。

不過,這首詩的書法卻別具一格,通篇用筆跌宕起伏,奔放豪邁,滿紙生風,觀之似乎可以想見書者當年揮毫潑墨筆走龍蛇時那酣暢淋漓的場面。就單個字而言,書寫時重起輕收 ——起筆時落筆較重而收筆時較輕——虎頭蛇尾,是其一大特點,這一特點在“黃”“樓”“前”“蘋”“知”等字上表現尤為明顯。

“昔人已乘黃鶴去”中的“昔人”你知道是誰麼?

背景趣聞:

落款的純陽道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呂洞賓。《全唐詩》把這首詩收在呂洞賓名下,但是這首詩的著作權並不應該屬於他。

南宋學者吳曾考辨這首詩是一位叫做呂元圭的人在北宋元豐年間寫的,題在黃鶴樓旁邊石照亭的窗戶上,湖北提刑喻陟(zhì)還在這首詩的後面另題了一首詩,也有人認為呂元圭是呂洞賓的別稱,因為宋代人常尊稱呂洞賓為呂先生,而“元圭”和“先生”字形相近,符合傳說中慣用的“猜字謎”方式。

“昔人已乘黃鶴去”中的“昔人”你知道是誰麼?

南宋的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中甚至還有與之相關的一段故事:呂洞賓化名呂元圭,與江夏一座“楊氏書院”中的岑文秀等人交遊,有一天他忽然對朋友說:“有惡人來了,我要去躲避一下。”於是渡江離去。

這個“惡人”正是前面提到的喻陟,他在當天晚上到任湖北提刑,馬上命人尋找“呂元圭”,找不到,便抓來岑文秀逼問,甚至大刑伺候,喻陟告訴岑文秀,這位“呂元圭”就是“呂先生”。

這個故事沒有直接提到這首詩,而且很明顯是編造的,因此並不能證明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呂洞賓,而且在史料中,宋代也確實有一個叫做呂元圭的人,曾在浙江嵊縣做過官。無論如何,這首寫在北宋年間的詩,作者都不可能是唐代的呂洞賓。

結語:

呂洞賓作為家喻戶曉的仙人,

被附了很多故事,

而這些傳說故事,

也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的詩詞解析就到這裡~

黃鶴樓公園歡迎大家登樓賞詩賞景,

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期待你來黃鶴樓,寫下自己的佳篇!

from黃鶴樓

— To be continu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