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開出300多家店,日銷高達10萬碗,他從失敗中發現了商機

他顛覆了大眾認知,像賣咖啡一樣賣煲仔飯,別人笑他異想天開,他卻在短短4年內開出300多家店,日銷量高達10萬碗,月入幾百萬!

他25歲時初入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十年裡不斷遭遇失敗,卻在失敗中發現了新的商機。

他就是黃思斯,依靠科技化的煲仔飯發家致富的男人,他敢於創新、敢於挑戰的精神值得我們致敬,他開店做品牌的方式也值得所有餐飲人學習。

4年開出300多家店,日銷高達10萬碗,他從失敗中發現了商機

2004年,25歲的黃思斯踏入餐飲行業,選擇了煲仔飯這個品類,初出茅廬的他,對產品、運營和管理一竅不通,還沒正式走上道,幾乎就賠光了所有的積蓄,廚師服務員的紛紛離開讓他難以吃撐,最終只得關閉門店。

在經歷失敗後,黃思斯發現傳統的煲仔飯需要很多廚師盯著鍋,三不五時就要去添水刷油搖晃,煙熏火燎,既耗時又費力。於是他就想能不能研發一款不需要廚師的煲仔飯機,這樣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不斷的研究,黃思斯終於研發出了不需要廚師能自動烹飪的智能煲仔飯機。

4年開出300多家店,日銷高達10萬碗,他從失敗中發現了商機

但黃思斯的成功,雖得益於這種智能煲仔飯機,但並不全依靠智能煲仔飯機,他的成功更要歸功於他做了以下三件值得所有餐飲人學習的事情:

1、用18款產品滿足所有顧客

黃思斯深知產品是一個餐飲店的核心,如果產品口味不過關,產品科技化就算再吸引人眼球也無法長久存活,於是他所有食材均採用一線廠商品牌。

為了滿足更多的顧客,他合理規劃了品牌經營的產品種類。產品太多不方便管理食材,也做不精,所以黃思斯只上線18種餐品,10款是經典款不變,4款是本地化產品,另外4種則是不定期地迭代更新的產品。

18款產品既保證了品牌的經典特色,又能適應本地食客口味需求,還能源源不斷給顧客帶來新鮮與驚喜。

4年開出300多家店,日銷高達10萬碗,他從失敗中發現了商機

2、以滿足顧客微社交打造店面

黃思斯認為,互聯網不論怎麼發展,人們都需要社交,餐飲店要滿足人們的這種微社交需求。

所以黃思斯放棄了裝修費用低廉且快餐店主流的明亮簡潔風格,而是使用更有情調的工業風。灰色的牆壁,木質的桌椅,搭配高端的水晶吊燈,這種適合社交的店面環境為黃思斯吸引力大量顧客。

雖然總體投資增加,但黃思斯的品牌也因此在市面上給人們留下了一個高檔、適合聚餐的印象。

4年開出300多家店,日銷高達10萬碗,他從失敗中發現了商機

3、藉助高檔快消品尋找客源

為了讓門店精準匹配到顧客,黃思斯做了一個顛覆傳統的舉動:把門店開到高檔咖啡館、甜品店、便利店等快消品旁邊。

人們對煲仔飯的傳統印象是開在街邊的快餐,而黃思斯卻把煲仔飯搬到了高檔寫字樓,高級住宅區扎堆的地方,因為這類高檔快消品消費人群與黃思斯品牌的大同小異。

而這些消費人群早已對周圍的快消品有消費的習慣,所以也會輕易發現黃思斯的煲仔飯品牌,從而讓品牌能快速尋找到客源。

4年開出300多家店,日銷高達10萬碗,他從失敗中發現了商機

創業路上,有兩樣事情最不需要害怕:一是失敗;二是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