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的天真可爱和林黛玉赤裸裸的 “出世”反抗,让心怜惜!

崔莺莺十八丧父,这并没有使得她的性格病态地发展,相反,她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她的性格里面有着强烈的反抗性,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爱恋。佛堂前与张生邂逅,[红云] 那壁有人,咱家去来。 [旦回顾觑末下]。“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这可不是张生的错,崔莺莺很果断,在一见钟情于张生之后,她懂得怎么聪明地留下回音。

崔莺莺的天真可爱和林黛玉赤裸裸的 “出世”反抗,让心怜惜!

先是一步三回头,然后去湖边烧香制造邂逅,但同时又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验,试探张生,是否值得自己托付终身。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是定了亲的女人,却仍旧认为自己遇见了真爱,大胆地制造各种时机,进则进,退则退,机智且英勇。在那个封建礼教仍占统治地位、妇女“贞烈观”依然盛行的年代,莺莺的行为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意识,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她是 “入世”的反抗,她的内心燃烧起对张生爱情的浓浓烈火时,表面却平静如水,当张生弹唱一曲 《凤求凰》时,莺莺道: “是弹得好也呵! 其词哀,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故使莺莺闻之泪下,自懂其心,却奈何无人诉说,道: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在第三本第二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明明早已经按捺不住内心情怀的莺莺,当红娘将简帖儿放在妆盒上后,却大怒: “小贱人,不来怎么! ”训斥道: “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 我是相国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 我几曾看惯这等东西? 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明明理屈,反倒成了红娘的错; 明明心花怒放,反倒改变了朱颜。后面这样的事也常有发生,主动约了张生,当情郎现身自个儿眼前时,却又义正词严地责骂他。这种反复无常的多变,恰巧是崔莺莺反抗封建礼教的一种手段。

崔莺莺的天真可爱和林黛玉赤裸裸的 “出世”反抗,让心怜惜!

莺莺仅仅是深爱张生,当明确自己内心时,果断地写道: “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她成熟稳重,不奢求张生功成名就,当其不得已要去考取功名后,又成为顶级的 “贤内助”,资以安抚鼓励。最终,二人的恋情得到了母亲的原谅,得到皇帝的御旨。莺莺经过一番苦心经营,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却又让人对她的心计跟小心眼看得是那么理所应当,还隐现出一份十九岁少女的天真与可爱。

林黛玉却是赤裸裸的 “出世”反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深爱着宝玉,却爱得那么偏执具体,刻骨铭心。黛玉不懂得如何与人周旋的为人处世之道,自卑被孤高掩藏得妥妥帖帖,不愿讨好任何人。薛姨妈托周瑞家的送花儿,好好的送花,你接下就是,偏偏要说些尖酸刻薄得罪人的话,“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吐一时的心直口快,却让读者暗自为她神伤。在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当所有人都在演戏,都在力求自保的基础上拼命获取荣华富贵的时候,黛玉却像一片玻璃,两面透明清晰。

崔莺莺的天真可爱和林黛玉赤裸裸的 “出世”反抗,让心怜惜!

黛玉的大胆,根源于在复杂的环境下,逆流而上,洁身自好的心性。黛玉总是显得一尘不染,低调而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真爱,她向宝玉唯一一次大胆的表白是: “我为的是我的心。”在风刀霜剑的贾府里,林黛玉能如此大胆地表白,可见她的勇敢及决心。一旦发现自己与宝玉没了结果,焚稿断痴情,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何必忍受内心巨大的痛苦而苟且于世,倒不如一死来得痛快,她对现实是那样地执着追求,奈何敌不过俗世尔虞我诈的污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