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搶人大戰達沸點:數百萬人上演“巔峰對決”

5個白晝,4次政策變化,322張準遷證,1萬多份調檔函。在天津人才新政出臺的100多個小時裡,數百萬人經歷了從狂喜到震驚,從滿懷希望到彷徨不甘。極少部分幸運者拿到了那張成為新天津人的“魔術卡”,更多人只能將它當成一個做得太美的夢,醒時再空餘一聲嘆息

天津搶人大戰達沸點:數百萬人上演“巔峰對決”

天津也前不久加入了“搶人才大戰”

來得最晚,卻最搶戲。北京時間5月16日中午12時30分至17日早上8時30分,不到24小時,30萬人申辦落戶天津。在各城市先後加入人才爭奪後,沉寂多時的天津市也進入了賽道。內在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加上各地的人才爭奪共同催生了天津這輪的人才新政。

天津距北京約137公里,這兩座北方中心城市自2008年開通城際高鐵後,行程時間縮短至40分鐘以內。5月16日,天津市副市長孫文魁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對外介紹了“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放寬對學歷型人才、資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創業型人才和急需型人才的落戶條件。“海河英才”計劃的發佈,似乎打開了天津落戶的閥門。計劃提到,到津人才可自主選擇在本人或配偶名下的產權房,或所在單位集體戶落戶;無產權房、無就業單位或所在單位無集體戶的人才,可在市、區人力社保部門指定的公共服務機構的人才集體戶落戶並存檔。

當被問到為什麼會選擇在北京工作,天津落戶時,他說,“天津是一個離北京非常近的城市,不管是交通,還是它各方面的待遇都還是可以的。還有一方面,天津是一個直轄市,教育以及社會的保障方面相較於其他地區發展會更高。”

大川的話道出了天津人才新政給非京戶籍的北京就業者提供的“機會”,那麼北京工作、天津落戶能否實現?5月19日,天津市人社局對政策作出解釋:天津實施人才新政,主要是吸引人才來天津創新創業。在外省市有工作單位的人員,不能按在津無工作單位申報落戶。落檔才能落戶,意味著單純掛靠戶籍的不可行。

同一時間,在南四環一家傳媒公司上班的“北漂”小王也看到了這條消息。她很早就聽說過同事花錢辦理天津的積分落戶,知道天津的一大優勢是高考錄取率高。她想,以前別人都花錢買戶口,現在免費就能辦,何不試一試?

她根據最新消息下載了“天津公安”App,更新了一個多小時,再打開看到人才引進落戶一項顯示“功能建設中”。之後她再打開APP,顯示為“收不到驗證碼”“打開慢”“實名認證不成功”等服務器被擠爆了的特徵信息。

小王又去了天津,暑天的熱度不減,連續兩天來到天津的她和成千上萬個想要成為“新天津人”一樣,神色匆匆的流連於人才市場和房地產等地,為了趕上落戶的順風車,她還在四處奔波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