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是崇洋媚外?這只是你對留學教育的偏見

記得前段時間有這麼個熱議的話題事件:廣州有一對環衛工夫妻月收入只有6000,卻全力支持女兒留學澳洲。

據悉,雖然他們的女兒小莉成績優異獲得了國外大學的獎學金免除了學費,但其生活費仍需要不小的開支。為了省出女兒在外留學的費用,環衛工阿姨已經十餘年未曾買過新衣了。

如果你是境況相同的環衛工人,你會送自家的孩子出國留學嗎?如果你是小莉,你又會堅持留學嗎?話題引出後網友們議論紛紛。

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是崇洋媚外?這只是你對留學教育的偏見

觀念傳統的人認為這對夫婦隨留學熱潮走,是崇洋媚外;投資家卻認為教育是最值得投資的一筆生意,至少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家庭來說這是真理。

俞敏洪認為,留學實際上就是一種投資,以自己的事業、前程,甚至是家庭幸福為抵押的一種高風險投資。

其他人有的認為他們夫婦拿著薄薪沒有必要如此折騰自己,況且中國的教育也並不差。一時眾說紛紜。對於這種留學話題專家也曾說過,只要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存在矛盾點,那麼這類的話題與爭議就不會消失。

至於那類送孩子出國留學就屬於是崇洋媚外行為的說法太絕對了,有以偏概全之意,意騰君不敢苟同。為什麼如今會形成一種出國留學的熱潮,這不是靠小眾的跟風風氣就能形成的。

就拿廣州的這對環衛夫婦來說,難道他們只是為了跟個風就傾盡家財送自己孩子出國嗎?我想他們的這個決定不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與真正明白了這留學的益處後是不會輕易做出來的。說明留學還是有正確吸引人的地方。

復旦大學的教授曾公開說過:就近50年內來看,中國教育質量上升的空間還很大。送孩子出國留學是比較好的一種選擇。

這話說完定有許多人會反駁,但不要一談及出國留學就說是崇洋媚外。對待此問題大家都應客觀些看待。外國發達國家起步確實比中國早一些且其重視教育,他們發展研究教育的時間比中國更長而且工作量也大。最起碼的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是崇洋媚外?這只是你對留學教育的偏見

從中國近代留學史來看,中國今天發展得如此迅速這也離不開留學者帶回來的國外先進技術與知識。

出國留學的益處放大來講可以帶動我們國家與社會的發展,小到個人來看,對個人的人生、前途發展來說也是益處多多。到國外留學不僅可以學習到另一門語言、學習國外新理念,還能鍛鍊自我提升自我能力、開闊視野成為國際型人才……

嬸er說:出國留學不代表就說崇洋媚外,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登上一個更高的臺階這沒什麼不對,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夢想的權利。只要心存祖國,出國留學一樣可以為國家添磚加瓦,為社會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