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煙嫋嫋十里香:臺北萬華龍山寺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龍山寺

龍山寺位在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早期發源地,興建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與艋舺清水巖、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臺北市定二級古蹟。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臺灣先民多從大陸福建渡海來臺,那時以黑水溝來形容臺灣海峽,並有「三在六亡一回頭」的俗諺,意思就是十個人渡海來臺開墾,平均有六人葬身魚腹,三個人成功渡臺,一人因風浪太大心生退卻,由此可知當年來臺的艱辛。

早期生活艱難,多有瘟疫疾病,因此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這三邑人士於是合資在艋舺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香來臺,作為異鄉拚搏的心靈安頓處。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龍山寺主神為主殿供奉之觀世音菩薩,此外後殿所供奉的華陀仙師、文昌帝君及月老神君皆相當出名,不少信眾遇到生病、考試或是乞求姻緣都會到龍山寺參拜祈求保佑,不管平日或是假日龍山寺香火鼎盛,來參拜的信徒、體驗廟宇文化的觀光客源源不絕。

龍山寺不只是心靈殿堂,其工藝設計相當值得一看。第一個重點是看龍山寺的鐘鼓樓,它不同於傳統寺廟的獨立式閣樓,設計採轎頂式屋頂,上方為三重簷,是臺灣首次出現的廟宇鐘鼓樓建築形式,並影響後來各地廟宇的建築風格。第二大看點,是位在三川殿正面入口處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1920年代由廈門剪花匠師洪坤福塑胚,臺北鐵工廠李祿星鑄造而成。龍身線條分明,柱身以封神榜人物雕刻陪襯,柱底則有海浪、鯉魚與柱珠,顯見當年匠師手藝之精巧。

龍山寺周邊有許多古早小吃,著名的有碗粿、魷魚羹、消暑的青草茶及愛玉等,周圍還有華西街夜市、廣州街夜市及西昌街夜市,參拜完後還可以一併祭祀五臟廟。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炉烟袅袅十里香:台北万华龙山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