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植筋施工工藝

一、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定位 →鑽孔 → 清孔 → 鋼筋處理 → 錨固膠配製 → 植筋 → 固化、保護 → 檢驗

一、定位

按設計要求標示鑽孔位置、型號,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鋼筋,鑽孔位置可適當調整,但均宜植在剪力牆分佈筋內側。開鑿防滑孔,在植筋標記點,用鑿子打出小孔,以免鑽孔時鑽頭滑動錯位。

2、鑽孔

鑽孔型式為衝擊鑽鑽孔。 鑽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構件平面,斜度不大於8度(距離樓板過近無操作空間或特殊要求除外),鑽孔深度為15d(d為鋼筋直徑)。 鑽孔時進度不宜太快,以免鑽頭髮熱影響鑽孔周圍混凝土強度。 鑽孔時如遇到原有結構內主筋或箍筋需移位避讓時需請監理、設計核定後方可移位。

3、清孔

清除孔內灰塵,在鑽孔過程中,孔內會積存灰碴,尤其是向下打孔時,灰碴不易跑出,應經常清碴,否則會燒壞鑽機,燒壞鑽頭。本工程清孔採用吹風機高壓沖洗。鑽孔完畢,檢查孔深、孔徑合格後將孔內粉塵用壓縮空氣吹出,然後用毛刷將孔壁刷淨,再次壓縮空氣吹孔,應反覆進行3∽5次,直至孔內無灰塵碎屑,在灌膠前,達到孔壁無灰塵,無油汙,無有機雜質。

4、鋼筋處理

鋼筋長度的確定,根據圖紙設計要求下料,如外部加焊鋼筋,其鋼筋宜先焊後種植,若有困難而必須後焊,其焊點距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d為鋼筋直徑),並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溼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即需後焊的植筋最小長度為:孔深+焊接長+15d,以免焊接時高溫影響膠的強度。鋼筋表面處理,用電動鋼絲或人工鋼絲刷,清除鋼筋表面的鏽蝕,用丙酮或酒精清除鋼筋表面油汙及灰塵。

5、錨固膠配製

植筋膠為桶裝式植筋膠兩種,由A、B兩組份組成,配膠宜採用機械攪拌,攪拌器可由電錘和攪拌齒組成,攪拌齒可採用電錘鑽頭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鋼筋製成。少量可用細鋼筋棍人工攪拌。取潔淨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汙、水、雜質)和稱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並用攪拌器攪拌10分鐘左右至A、B組份混合均勻為止。攪拌時最好沿同一方向攪拌,儘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膠應現配現用,每次配膠量不宜大於5公斤。

6、植入鋼筋

植筋膠按設計要求進行配製好後,人工喂膠,喂滿孔深的2/3 。 將處理好的鋼筋,植入灌注好結構膠的孔內;人工插入法:將鋼筋插入孔內,由於結構膠有一定濃度,一般一次並不能插到底,採用反覆拉出、插入或旋轉方法直到鋼筋插眼底(注意,有時插到底後,會有回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