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莊,那寨》(15):仁和莊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仁和莊就是青石寨,位於同安三洋三捷村,與米石寨雉堞相望,相去不一兩裡。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三洋是一片谷地。起伏的山巒間,沃野千頃。溪流縱橫交錯,隱約在阡陌中。屋舍儼然,三三兩兩坐落於山邊。“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一派田園風光。村子四周,山則遞次升起。“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彷彿孟浩然筆下的“故人莊”。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村莊祥和寧靜,卻因豐饒富庶,時有匪寇襲擾。於是不大一片洋麵上,矗立過多座莊寨。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仁和莊是最獨特的一座。佔地6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378個房間,可容納數百人同時居住,是規模最大的莊寨之一。青石寨採用青石(輝綠岩)砌築,青石圍牆、青石壓廊、青石臺階、青石天井地面,故名。外牆不是特別高大,卻是規整穩固,給人以莊重肅穆的感覺。又因防禦功能一應俱全,固若金湯,民間有“固宮”之稱,久而久之,訛化成了“故宮”。

稱仁和莊為民居建築中的“故宮”,也不為過。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仁和莊平面以“九宮格”形狀佈局,三條軸線並行,屋舍依軸線層層遞進。正門在中軸線上,三進院落,各有天井,通風、採光、排水性能良好。天井排水口為青石葫蘆形鏤空石雕,“葫蘆”諧音“福祿”,寓意不言自明。莊寨天井,各不相同,以直接鏤空成銅錢錢眼狀為多,或是搖錢樹上掛著銅錢,皆有錢財不外流之意。正廳在最高處,天井為正方形,最為寬敞明亮,是家族的重大活動場所。廳柱選用大材,粗且直,上下一般直徑大小。柱子紅色大漆打底,上書柱聯,筆畫邊緣以刻線勾勒,再描以濃墨,色彩對比鮮明,極具立體感。左右兩側軸線上,又各留有寨門(邊門),前後設船形花廳(船廳),為主人會客談話處,相對獨立私密。屋宇間也留天井,只是規格要小些。後落則自成體系,別有天地。兩邊跑馬道以木柱支撐,惜已毀,只後側以石砌基部分尚存。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室內雕樑畫棟,雕刻精美。莊寨雕刻工藝最為精湛、內容最為豐富者,當屬德安莊、九鬥莊、竹頭寨、積善堂等幾座。單就雕刻而言,與之相比,仁和莊或有所不及,但也足以與中埔寨齊名。屋面則飛簷翹角,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寨雖建在平地,卻也氣象森森,頗有深宮大院磅礴氣勢。屋宇之間,以高聳的馬頭牆(風火牆、封火牆)阻隔,牆面上掛滿青瓦。馬頭牆在徽派建築中司空見慣,掛瓦似乎為永泰民居所獨見。瓦呈正方形,制模時中間留一小洞。掛瓦時瓦槽一面塗滿泥漿,再用炒制過的竹籤將瓦掛釘貼在牆面上,而後以白灰勾縫,為露出瓦面的竹籤頭封口。嵩口古民居群裡,有的大厝整堵外牆都以掛瓦裝飾,青白相間,整齊劃一,十分壯觀。尤其是菱形的掛瓦,好似滿牆的“魚鱗”、“魚眼”,磅礴大氣,極具視覺衝擊力!掛瓦工藝看似簡單,其實大費功夫,熟練的泥瓦匠,一天也只能掛個20來片。莊寨封火牆的掛瓦,仁和莊保存得最為完整,近200年風雨剝蝕,歷久彌新。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仁和即仁愛和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宮養心殿有一塊“中正仁和”的匾額,為雍正御筆親題,宣揚的正是這一思想內涵。中國人推崇天人合一,傳故宮便是依照“天宮”樣式建造,殿宇樓閣多以“和”、“安”等命名,如“天安門”、“太和殿”……仁和莊或無意模仿故宮,取名仁和莊,則同樣是對儒家傳統思想的尊崇,也是對子孫踐行“仁和”理念的期冀。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仁和莊由張序捷、張序儀、張序光兄弟建造。兄弟仨年幼時,家境並不寬裕。父親張季良祖居同安村,18歲分家時,家徒四壁,只要了一對石磨,兩隻鴨子,挑著一副破擔子,沿輔弼嶺來到三捷,磨豆腐養鴨子謀生,憑藉勤勞與本分,離世時,已置下田產數百畝。三兄弟則各有過人之處。長兄張序捷性格溫和,勤勉忠厚,負責經營田地山場,管理佃戶;二弟張序儀豪爽仗義,能說會道,廣於交往,以協調事務為主;三弟張序光頭腦活絡,精明能幹,專事營銷。兄弟仨勠力同心,蓋莊寨時,家族名下已有良田數千畝,山場百餘處,榨油作坊4座,輝綠岩礦山一座,還在縣城等地開設商鋪10多家,富甲一方。蓋好青石寨後,三兄弟又在周邊各自建了一座小一點的莊寨。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當年張季良挑著沉重的石磨下輔弼嶺,形隻影單,孑孓而行,心中即便立下宏願,不會想到,僅僅隔了一代,鹹魚翻身,已是今非昔比。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同安舊稱輔弼。輔弼,原指輔佐君主的人,後多指宰相。傳永泰三狀元之一的鄭僑,曾在鳳凰寺前的巖洞裡苦讀,後鄭僑官至副宰相,輔佐社稷,故稱。大多千年寺廟的前生,都只是在巖洞裡堆幾塊碎石,作為神龕,頂禮膜拜,後來才建起廟宇。方廣巖、名山室、極樂寺、白馬寺,包括鳳凰寺,皆是如此。鳳凰寺雖在同安三洋,但山腳下就是梧桐地界,與鄭橋讀書的教忠寺,相距不是太遠,這一說法,應該可信。輔弼嶺則因嶺下路口有巨幅“輔弼”二字摩崖石刻得名。輔弼嶺有一條至今保存完好的古驛道,數百級的臺階,齊齊整整,遠遠望去,頗為壯觀。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舊時西山一帶商旅外出,多半由輔弼嶺古道,過三截橋,經鳳凰寺到梧桐,而後走水路往縣城、省城。三截橋為一簡易小橋,兩個橋墩,上架三段石板條,橋就叫“三截橋”,村莊也叫“三截村”。三截橋位於同安與梧桐的中途點,長途跋涉的人,都想在這裡歇歇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驛站,一度繁華。橋北側的山坡上,原來也有一座莊寨,主人陳姓,驛站商鋪多由其家族經營。張家兄弟發跡後,捐資整修輔弼嶺古道,還在三截橋下游處新建了一座石拱橋,命名安捷橋,村莊也更名三捷村。陳姓人家自此家道中落。民間迷信風水,說仁和莊背倚的山峰,形似“牛頭”,三截橋是牛鼻子上的銅圈,彎彎曲曲的小路,像是牽牛的韁繩,直通陳家寨門口,這“牛”便緊緊地拽在陳家人手中。安捷橋替代了三截橋,牽牛的“銅圈”移位,“牛”也易手到了張家,張家盡得風水之氣。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風水這東西,神乎其神,卻也未必可信。與其它莊寨一樣,仁和莊廳堂上,也懸掛著許多匾額,那是家族榮耀的象徵。其中較大的一塊,上題“三壽作朋”。“三壽作朋”匾並不鮮見,解釋卻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三壽”實為“參宿”,指高壽如天上的參星。最吸引眼球的則是曾任民國總統黎元洪題寫的“急公好義”匾額。張氏族人篤行“仁和”思想,耕讀傳家,忠孝為本,行善積德,“矜式鄉里”的人物,代有人出,連續七代人因“仁義”得到官府嘉獎,這才是仁和莊最大的“風水”!

“青石”使仁和莊屹立不倒,“仁和”思想則是莊寨屹立的永恆支柱。

圖:張培奮、葉俊忠、鄢朝輝、何採雲等

文:戴雲飛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永泰莊寨既是南方民居防禦建築的奇葩,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還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

《那庄,那寨》(15):仁和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