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加油幹——湖南怎樣細化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

乡村振兴加油干——湖南怎样细化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

鄉村振興作為2018年中央1號文件的關鍵詞,是黨和國家管長遠的大戰略。就湖南來看,全省一共2.4萬多個行政村,有一部分已經像羅文村一樣振興起來,大多數村正打算擼起袖子加油幹,少數村則尚處於脫貧攻堅階段。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讓三湘四水所有鄉村都振興起來,湖南出臺了一系列的細化舉措。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建立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

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湖南從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抓起。全省上下堅決落實黨管農村工作重大原則,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認真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

我省將建立健全責任落實、實績考核和年度評估機制,把抓黨建促振興作為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把“三農”人才培養納入全省芙蓉人才計劃的重要內容,把到農村一線鍛鍊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大力實施固基興業扶才工程,建立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村工作幹部要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情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提高農村工作本領。要堅持解放思想,努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籬,讓農村資源要素活化起來,讓廣大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匯聚起來。

以農業“百千萬”工程為抓手,著力推進農業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首先就是要實現產業興旺。我省以農業“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大力實施品牌強農、特色強農、質量強農、產業融合強農、科技強農、開放強農六大行動,大力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湘”字號農業品牌影響力、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產業興旺,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2018年4月,省政府發佈《關於深入推進農業“百千萬”工程促進產業興旺的意見》,明確提出:圍繞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知名企業品牌,實施“百企千社萬戶”現代農業發展工程,到2020年,推動100家以上涉農企業在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培育1000家有實力、有品牌、運行規範、與社員利益聯結緊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發展10000戶產業特色明顯、經營管理規範、綜合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家庭農(林)場示範場;實施“百片千園萬名”現代農業科技工程,到2020年,建設100片優質農副產品供應示範基地,推動創建1000個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招募科技服務團隊帶動10000名科技人員服務農業農村。

為深入推進農業“百千萬”工程,促進產業興旺,省政府在文件中明確提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式的具體扶持措施:按照資源稟賦、發展潛力、培育前景等條件,每年在全省篩選2-3個區域公用品牌進行重點扶持,每個品牌連續扶持3年,省財政對每個區域公用品牌營銷資金每年支持不低於1000萬元;每年支持建設特色優勢明顯、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符合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要求的省級優質農副產品供應示範基地(示範片)30個以上,3年共建設100個以上示範基地(示範片),省財政對每個示範基地(示範片)支持不低於1000萬元;整縣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每年支持10個左右縣在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範、服務等環節深度融合,每個支持1000萬元……

不斷改善農村民生,創造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

推進鄉村振興,實際上就是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湖南從多方面入手,不斷改善農村民生,為農民創造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

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過去5年,湖南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51萬,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底的13.43%下降到3.86%。目前,全省還有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要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落實落地,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充分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決不讓一名貧困群眾在鄉村振興中落伍掉隊。

把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緊迫課題。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我省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水、電、路、氣、訊、物流等建設全面提速,推進義務教育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開展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現村村通動力電、組組通硬化路、戶戶通互聯網、人人飲上安全水,加快打造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

把生態宜居作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我省堅持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整縣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切實抓好農業面源汙染整治、農村房屋改造和人居環境改善,讓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成為湖南發展的鮮明底色和靚麗名片。

堅持走鄉村善治之路,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實現有效治理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固本之策。湖南將堅持走鄉村善治之路,突出抓基層打基礎,注重現代治理理念、手段和傳統治理資源相結合,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我省將全面深化農村基層黨支部“五化”建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注重從農村致富能手、復員退伍軍人、返鄉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發展黨員,吸引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黨員幹部到村任職,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鬥堡壘。

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創新。按照擴面、提速、集成的要求,湖南全面梳理對接中央重大改革舉措,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等改革,推進涉農資金整合、農村金融改革等各項改革,統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不斷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匯聚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

進一步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湖南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制度,抓好村務公開“亮欄”工程等村務規範化建設,紮實開展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創建,健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著力構建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的鄉村治理體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優秀家訓家規進萬家”、德孝文化“五進”等活動,讓清風正氣充盈鄉間沃野,讓優良家風滋潤千家萬戶。

供稿:省委宣傳部

執筆:湖南日報 劉勇

《漵浦經典》共設六個欄目:漵浦人、漵浦事、漵浦地、漵浦話、漵浦味、漵浦訊。歡迎廣大鄉親們積極參與,一起把《漵浦經典》這個平臺辦得更好!歡迎大家加入漵浦經典微友QQ群:4548673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