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邊行宮遺址上修建出來的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中山公園位於孤山南麓的中部,南臨西湖,為清代行宮遺址。

該行宮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雍正五年(1727)改為聖因寺;乾隆十六年(1751)在聖因寺西面另建行宮;同治元年(1861)毀於兵災,僅存遺址。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在原部分行宮遺址上修建中山公園。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復旦光華牌坊新舊對比

在中山公園朱漆大門的正對面有座始建於康熙年間的牌坊。據《西湖新志》卷八載:“湖堤向有‘萬福來朝’牌坊”,今已易為‘復旦光華’矣。”2005年,通過參照一幅西湖老照片實景,按原樣復建“復旦光華”牌坊。牌坊高約7.2米,寬11.9米,主體結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屋面採用木結構,四柱三間三樓式,整座牌坊端莊、凝重。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進入大門,路盡頭的石壁上刻有兩個與人通高、筆力雄健的“孤山”丹書大字,相傳是宋人的手跡。在看過這兩個大字後,細心的遊人也許會問,為何孤山的“孤”字少了一點?它就是杭州西湖風景的三絕之一“孤山不孤”的由來。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沿著石徑小路,在萬菊亭東側陡峭的山崖下,有處由亭閣假山、水池曲橋構成的精美庭院——西湖天下景。它以蘇軾的詩句命名,亭上一幅以不同字體書寫的楹聯十分引人注目:“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齊齊”。此聯順湧倒讀均成聯,是西湖園林中最富盛名的疊字聯。有人將疊字拆開,略加移動,讀作“山處明,水處秀。山明水秀;晴時好,雨時奇,晴好雨奇”,也是別有一番情趣。

如今看到的它,竟是在皇帝西湖边行宫遗址上修建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