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談|如何有策略性的做事?

第123談|如何有策略性的做事?

一件工作、或一個問題擺在眼前,怎麼開展?

我相信,為數不少的人,第一念頭就是:

你有經驗嗎?

  • 有經驗就可直接開幹嗎?

  • 沒有經驗就裹足不前嗎?

對於一件工作,無論新舊,難道判斷能否開展的唯一標準是經驗嗎?

有過經驗就直接開幹,沒有經驗就一籌莫展,你有經驗你就行,你沒有經驗你就不行……

經驗是開展工作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若不能辯證的看待經驗,唯經驗論,則是一個十足的爬行經驗主義者。

開展工作的第一個動作是調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工作的開展都是基於客觀信息開始的。

即便是同類型工作,過去曾經有過經驗,那麼在今天的具體實際情況也發生了變化,情況不同採取的方法措施也要有所改進,不能生搬硬套,所以必須要對客觀事實去作一番調查。沒有經驗的人,更加先要從調查做起,直接切入工作無疑一抹黑,抓瞎碰運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對實際情況作了調查後,就是針對問題或目標,制定方案,那麼怎麼制定方案?具體措施步驟怎樣?這便涉及到經驗技巧了。

經驗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直接經驗非常好理解,就是自己過去曾經做過經歷過,現在面對新的情況就作了新的調整。那麼什麼是間接經驗呢?就是別人的,古代的或外國的都可以,當然不能是別人幻想出來的經驗,也必須是別人自己親身經驗的,通過文本或其它形式留存下來。我們通過消化吸引,作為制定方案時的參考。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切忌生搬硬套,要吸收有益的,祛除過時的。

消化經驗之後,接下來就是策劃制定方案。

什麼是策劃?一句話解釋就是運用主觀意識的力量優化配置所掌握資源,以全局性的視角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策劃必須是策略性的,不是想個花點子什麼牛鼻創意就是策略性策劃了,而是基於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之上的方法論,就是哲學基礎。毛澤東一再強調黨同高級幹部必須多看哲學書,就是為著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策劃的第一性是方向,確保方向正確合適無大礙,然後才是效率。

擬訂了策劃方案之後,就是執行操作了。

無論是全部自己搞定還是團隊執行,為著方案落地,這裡涉及到兩個要素,一是體力,二是智力。每個人的稟賦長處不同,所以不同的人要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優化搭配,做到1+1>2的效果。當某些執行步驟非自己所擅長或者有更高效率的處理方式,則應當果然的採用之,即藉助他人的體力和智力,使自身/團隊的體力智力延長拓展。

完成落地執行階段後,無論是100%成功還是50%完成,或是徹底失敗,都應該分析實踐過程,將經驗提升到理論的高度,將積極因素繼續發揮。成功了則進入下一個階段,失敗了則重新再來。

無論失敗或成功,任何事情都不會有一個最終的結局,任何事情都是呈螺旋形向前發展,做事就是要以終為始,在否定自身中肯定自身,不斷進步。

第123談

第123談|如何有策略性的做事?

第123談|如何有策略性的做事?

weixin:Bee_siji

第123談|如何有策略性的做事?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第123談|如何有策略性的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