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助力構建更具彈性的海岸線

世界各地普遍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哪裡也不及島嶼和沿海地區所受到的影響大。一項研究表明,到本世紀中葉,或有上千個熱帶島嶼面臨著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的風險。

為了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人類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通過森林固碳,也就是通過樹木的光合作用將大氣的二氧化碳吸收並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實際上,除了森林固碳,包括濱海沼澤、海草草甸、紅樹林等在內的沿海溼地也具有強大的固碳能力,甚至超越森林。

“藍碳”助力構建更具彈性的海岸線

已經種植了幾年的人工紅樹林。 攝影:© TNC(張小全)

這種被沿海溼地固定的碳被稱為“藍碳”。除了固碳,沿海溼地還可以通過削減波浪能量保護海岸線,使得沿海社區免於風暴,其成本遠低於建造基礎設施的費用,如海堤。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研究表明,在應對極端天氣時,這種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可以為社區節約數億美元,使洪水帶來的損失減少29%。同時,沿海溼地也可以提升當地社區的生計,如提供豐富的漁業資源等。

“藍碳”助力構建更具彈性的海岸線

上圖為栽種不久的紅樹苗;下圖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內的天然紅樹林。由圖可知,紅樹林枝葉細密,再加上紮根土壤,其對海洋風暴的抵禦能力可見一斑。 攝影:© TNC(張小全)

如今,全球40%的人口定居在沿海100公里以內。隨著氣候變化,沿海溼地的保護和恢復工作變得非常必要。若沿海溼地能夠恢復到1990年的規模,每年將有望增加2.74億噸的固碳量,相當於抵消了20億桶以上的石油燃燒所帶來的碳排量。

近年來,TNC始終致力於通過實地項目推進沿海溼地的恢復,以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比如,印度尼西亞擁有者世界上分佈最廣的紅樹林,TNC正在努力將包括紅樹林在內的溼地恢復納入碳市場,同時利用紅樹林促進當地可持續漁業的發展。

“藍碳”助力構建更具彈性的海岸線

俯瞰紅樹林保護區,位於密克羅尼西亞的波納佩(Pohnpei)。© Nick Hall

對於沿海社區和島嶼而言,破壞性風暴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成本高昂。通過保護和恢復沿海溼地,發揮溼地的固碳作用,將是我們建設更具彈性的海岸線、更安全的沿海社區的重要機遇。

“藍碳”助力構建更具彈性的海岸線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瑪利亞島(Maria Island)附近的海草床。© Tim Calver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