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川巖

原大灣羅鄉川巖村,海拔800餘米,具喀斯特地貌,此地具有神秘色彩的話題是,這裡的智障人約佔30%,這一奇怪現象引來了中央電視臺十三頻道前來採訪探迷。中央電視臺三頻道對其自然地貌也進行過採訪報道,歷經幾波折騰後讓人感覺到川巖這一神秘村莊更加撲奇迷離。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2016年7月18日,隨著湖南都市對拍攝中國好人的踩點定位,筆者隨湖南都市“中國好人 ,榜樣公益。”攝影組來到了川巖村,有機會同一些長者對這裡的過去進行了詳細的瞭解,其結果讓人出乎預料,這裡曾經是一個地靈人傑、物華天寶具有悠久的人文歷史的風水寶地。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早在明朝洪武二年就有先祖姚思霖、姚思崇從晃州的大洞坪村遷入川巖的前山犁山崬上居住,後遷入豹子衝(現稱川巖)居住,發展至清朝的甲午年間,已經是人丁興旺。由於這裡的地勢陡峭,被苗子看中入侵,就在甲午年苗人將該村一晚殺盡。唯剩下一外出走親的姚思文倖存。後經繁衍生殖,又出現了人丁興旺的局面。有識之士在此辦起了學堂,方圓二、三十餘里地如高寨、酸廣衝、洞坡、向家地、白巖灣,貴州萬山高樓坪的大客寨、小客寨的學生都來此地就讀。有錢人家弟子都是騎馬而來,致使這裡出現欣欣向榮景象。曾培養出姚昌開官升至長沙法審局局長,姚天湘是當地寫狀子一流的貢生,遷居至巖板田已升至秀才的姚某某(已無人回憶起他的名字),被朝廷指派到玉屏做縣官,派人專人抬送,不幸的是上任時抬到半路遭病夭折。這一由川巖學堂為熔爐,培養出的人才都是外村人的現象,引起了川巖當地人的關注。認為這是該學堂大門朝外開的現象造成的,結果將校門改成朝川巖寨內而開,該學堂於清朝末年關閉。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原豹子衝風景旖旎,背靠鳳凰嶺,寨前坡似樓臺故名之,還有撲地虎,左右有尖坡,大坳坡,構成了這裡獨特的美景地貌,最吸人眼球的是離豹子衝行程10餘分鐘路段有一川洞,走過川洞前望即是貴州高樓坪地段。該處峰秀山青,風景奇特,這一奇特的洞景當地人稱之為川洞,是因穿過岩層而成名,後當地人即將豹子衝村改為川巖村,一直延用至今。川洞門口設有一俺堂,香火很旺。每年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是當地人祀拜的日子。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這裡的人也因繁衍旺盛而遷居至巖板田、高寨、向家地、老王寨、長沙、四川等地,故川巖成了早期姚氏的先祖居住地和繁衍發展的發源地。 由此遷出的姚家後裔在周圍村莊迅速發展, 姚氏族源成為大灣羅區域的主要社會力量,家住巖板田的外號叫牙生矮子是解放初期出了名的人物,他是匪首姚大榜得力的左右臂,該人武藝高超,能飛簷走壁,上屋不用梯、行瓦不出聲、跑速比狗快,能追狗抓尾。類似牙生矮子的人物大有人在。

由於這裡是出了名的喀斯特地貌,具有栽培烤煙、漢煙的特質土壤,栽培的菸葉是新晃一方最好的。這成為中央三臺特地前來採訪的主要題材。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帶著探秘的心裡,我問到這裡的智障人是出生在什麼年代,他們說都是現已是50多至60來歲的人,說明70年代以後都沒有出生過智障人群,這與當時湘黔邊陲50年代是曾出現過智障人峰期極為吻合,而並不是唯川巖村獨有。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隨著人們對川巖村認識的不斷加深,來此地探迷的人愈來愈多,最近出現了“藏在大山深處的古山村”、“醉美新晃、川巖爭豔”、“ 川巖村,新晃的石頭寨”等報道。2017年8月17日湖南眾香國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喜林與縣政府簽署1、58億開發投資協議,分三期兩年擬將此建成

古屯堡景區傳統農耕文化展示景區、和度假養老基地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神奇川巖,一個風景奇特而撲朔迷離的地方!

神奇川巖,美不盡收,由於大自然的恩賜 這裡肯定會帶來更加美好的春天。


湖南新晃宣傳文旅+

監製:中共新晃縣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