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能造一流戰機卻造不出合格的水下滑翔機:至今沒法中國相比

如今在高尖端技術領域,美國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則緊隨其後,俄羅期雖說處於第三名的位置,但是差距明顯了一點,主要是新興技術領域不行,尤其是涉及到無人技術方面,除了無人機以外,還有水下滑翔機,又稱為:水下航行器,屬於近年新興技術之一。中國從事相關研究時間不算長,但是進步速度相當快,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俄羅斯能造一流戰機卻造不出合格的水下滑翔機:至今沒法中國相比

向陽紅18號科考船

不久前,向陽紅18號科考船奔赴馬里亞海溝的執行任務時,搭載了31套海燕4000和海燕10000型水下滑翔機,在歷時一個月的任務期內,一共完成了18個剖面的下潛觀測,其中有3個下潛深度超過4000米的觀測剖面,包括首次下潛至8213米,這是中國深海水下滑翔機創下新佳績,刷新了世界紀錄!

海燕系列為國產水下滑翔機之一,實際還有其他多款系列,此前也先後多次創造了佳績。海燕系列由多個型號組成,樣子差不多,只是尺寸差別,外形接近於魚雷,只是增加了翅膀,比如:主要型號的重量70公斤,長度為1.8米,直徑為300毫米。最大特點為不採用螺旋槳推進,而是利用自身的淨浮力和姿態角調整獲得推進力,等於模擬海里的魚,雖說最大航速僅1節,但是能耗極小,故而續航力超長,有著運續工作21天的記錄,也可以下潛到數千米的深度,目前的8213米也不是極限,設計為10000米。

俄羅斯能造一流戰機卻造不出合格的水下滑翔機:至今沒法中國相比

海燕

水下滑翔機個頭不大,但是涉及技術相當多,本質就是一個高技術產品,技術難度極大,別看俄羅斯能夠造一流戰機,比如:蘇57,卻造不出合格的水下滑翔機,至今在這一領域沒法與中國相比,其實美國也不敢言什麼領先。

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科學考察,針對大洋深處,以及洋流等,這個意義相當大的,人類對於大洋深處,比如說水深3000米以下的區域,瞭解程度並不比太空多什麼,不僅科考價值,實際用處也不小,大洋深處擁有豐富的資源,比如:錳結核,可燃冰等。

俄羅斯能造一流戰機卻造不出合格的水下滑翔機:至今沒法中國相比

準備

其實在軍事方面也有不少的意義,主要是收集海洋信息,從而建立海洋戰場信息數據庫,這等於另一種形式的軍用地圖,對海上作戰,尤其潛艇戰的意義巨大。也可以充當偵察設備,對某個海域進行偵察等,如果未來技術進一步提升,那麼也許會把它變成水下監測平臺,用於搜索水雷,潛艇等。

俄羅斯能造一流戰機卻造不出合格的水下滑翔機:至今沒法中國相比

另一個系列

由於用處多,發展潛力大,故而才成為各國競相研發的設備,中國則處於先列,值得我們高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