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主優勢到底有多大?

2018世界盃,作為球迷的普京總統必然十分關注東道主俄羅斯的表現。

那麼北極熊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東道主優勢到底有多大?

第一節,我們看看俄羅斯的成績單

東道主優勢到底有多大?

自1992年以來,俄羅斯作為獨立的足協參加世界盃和歐洲盃,成績並不是特別突出:

1994年美國世界盃,第18名,小組未出線;

1998年法國世界盃,未進決賽圈;

2002年日韓世界盃,第22名,小組未出線;

2006年德國世界盃,未進決賽圈;

2010年南非世界盃,未進決賽圈;

2014年巴西世界盃,第24名,小組未出線。

************我是分割線************

1996年英格蘭歐洲盃,第14名,小組未出線;

2000年荷比歐洲盃,未進決賽圈;

2004年葡萄牙歐洲盃,第10名,小組未出線;

2008年奧瑞歐洲盃,第3名;

2012年波烏歐洲盃,第9名,小組未出線;

2016年法國歐洲盃,第23名,小組未出線。

除了2008年歐洲盃拿到季軍之外,其餘幾屆大賽均乏善可陳。不過那屆歐洲盃,俄羅斯隊是出奇地能跑,包括阿爾沙文在內的體能困難戶均是始終健步如飛,對比阿爾沙文加盟阿森納之後的體能狀況,你會很奇怪,短短一年之後,阿爾沙文的腿會變得如此沉重。

第二節,我們看看世界盃東道主的成績單

用表格來看吧

東道主優勢到底有多大?

自1930年首屆世界盃以降,舉辦國的球隊,只有2010年南非沒有從小組裡出線;東道主7次進入決賽,6次奪冠——唯一的例外是1950年的巴西。

原本16支球隊參賽,由於印度、蘇格蘭和土耳其臨賽退出,所以只有13支球隊開打,四個小組中有一個3支球隊,有一個兩支球隊,所以烏拉圭只贏1場就得了小組第一。第二階段是四個小組第一再打單循環,積分最多者奪冠。烏拉圭少打兩場小組賽很是關鍵,體能更充沛的他們在馬拉卡納球場20萬球迷面前2比1戰勝巴西,舉起冠軍獎盃。

那是巴西足球第一次崩潰,第二次則是2014年1比7輸給德國。兩交舉辦世界盃,最慘的東道主。

南非當然不算。1994年南非才結束禁賽,但未能通過預選賽,1998和2002都小組未出線,2010年差不多是曼德拉的個人魅力為南非爭取到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才在缺席2006之後,再度參加世界盃,小組未能出線也不足為奇——法國還在本小組墊底呢。

第三節,東道主的優勢在哪

東道主的優勢從來都是得天獨厚,即使在阿維蘭熱-布拉特時代之後世界盃極度商業擴張,暗箱操作也是愈演愈烈,在FIFA範圍內,很難說有相對的公平,權謀和利益是絕對的主導。

不提1978年軍政府時代阿根廷如何奪冠,單說1998年法國如何在決賽裡3比0擊敗巴西,迄今都是一個謎。

遭到最多口誅筆伐的,當然是2002年日韓世界盃,中國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世界盃記錄。

韓國小組對葡萄牙、8強對意大利、4強對西班牙,均出現了巨大裁判的爭議,莫雷諾(下圖黑衣者)迄今還是黑哨的代名詞。

東道主優勢到底有多大?

其實吧,球迷對2002韓國的殿軍成績,多少有些酸葡萄心理,意西葡又擁有較大的球迷群體,所以聲討來得更多一些,以追求競技體育成績方面,亞洲——西亞、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伎倆上沒什麼本質區別。

第四節,東道主俄羅斯會怎麼樣?

東歐體育在追求競技成績時曾經有過興奮劑極其氾濫的階段,甚至變性、強迫懷孕等方法都屢見不鮮,老大哥蘇聯達個方面就是良師諡友。遠的不說,2014年索契:

索契冬奧會中俄羅斯拿到13金11銀9銅,金牌和獎牌榜雙第一,但隨即爆發出大規模的興奮劑醜聞,有證據表明自2011年開始,俄羅斯有計劃地實施了“官方”興奮劑策略,在2012年奧運會和2014年冬奧會期間,有超過1000多名俄羅斯運動使用了興奮劑。在國際反興奮劑組織的追查下,俄羅斯反興奮劑負責人Grigory Rodchenkov 在2015年逃往美國申請避難,稍後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主席Vyacheslav Sinev和反興奮劑中心前執行主任Nikita Kamayev突然死亡,前才死因未被透露,後者據稱死於劇烈運動後的心臟梗死。

所以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俄羅斯被全面禁賽,運動員只能被允許以個人名義參賽,俄羅斯國旗不能被升起。當然,短道速滑等項目上,韓國與中國運動員短兵相接,爭議還是不少。

東道主優勢到底有多大?

重點在這裡:索契冬奧會組委會主席Dmitry Chernyshenko(上圖左)雖然被國際際奧委會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組委會里除名,但在2018年世界盃組委會里,Dmitry Chernyshenko仍然是重要角色,即使他沒有任何官方頭銜。

再回頭說2002,除卻主裁的有利判罰之外,韓國隊是32支球隊中,場均跑動距離最長的。毫無疑問,“能跑”是韓國球員的特點之一,但一直打到季軍戰,即使輸給土耳其,韓國隊那場比賽的全隊跑動距離還是要比對手多出將近7公里!

全是鐵人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