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多生孩子,中國經濟就能妥妥的打敗日本經濟嗎?

近年來,日本經濟不斷被唱衰,曾經屢屢締造製造神話的日本企業也被頻頻爆出醜聞。

靠多生孩子,中國經濟就能妥妥的打敗日本經濟嗎?

我們不妨回顧下:

2016年,日本夏普宣告破產;

2017年,世界第二大汽車安全部件生產商高田公司破產,壓垮高田最後一根稻草的是著名的“奪命氣囊”事件;

2017年,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被爆出大規模修改產品數據;

2017年,東麗株式會社承認數據造假;

2017-2018年,日本有色金屬巨頭三菱綜合材料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出現造假;

2018年,川崎重工違規將底盤削薄,導致JR西日本新幹線底盤斷裂。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日企被報道退出中國……

這一切,似乎都正在指向日本製造已經不靈了。

靠多生孩子,中國經濟就能妥妥的打敗日本經濟嗎?

再反觀中國,巨頭迭出,社交、電商、共享經濟巨頭不斷湧現,前所未有的良好社會土壤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獨角獸,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引世界矚目。

但這就說明了日本已經沒落了嗎?其實,日本的時代並未遠去。

在高端製造領域,日本的優勢一直存在,日本製造的“工業之母”——機床長期領先世界。可以說,全世界的高端製造,大約有半壁江山都離不開日本機床。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引以為傲的“高鐵”,在製造過程中離不開日本螺絲釘這一個事實。

靠多生孩子,中國經濟就能妥妥的打敗日本經濟嗎?

美國的F22生產過程中的許多重要零部件的加工,也是由日本的5軸龍鏜銑機床專門負責的。

……

雖然製造業醜聞頻出,但日本日積月累的實力依舊強大,要趕超日本,中國需要有一批能夠沉下心來做事的製造企業,倘若中國不能持續吃苦一兩代人,那麼趕超就只剩下最後一條路了——多生孩子。

眾所周知,日本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老齡化的社會,人口一直是日本社會頭痛的一個問題,近年來頻頻被爆出醜聞的日本製造業,最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戰後最敬業的一個世代正是在這個時間段相繼告別了製造業,這些願意勤勤懇懇追求極致工匠精神的世代正在慢慢老去,離開。

與此同時,新生代又不斷在減少,日本職場長期存在的不成文的規矩——員工生育需要遵循“生育次序表”。這種排隊生育制度也直接導致了日本的低生育率。而這些,都決定了日本製造業的下滑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