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感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人卻恬不知恥投敵賣國!

汪精衛出身於書香門第,早年投身革命。曾經暗中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未遂,時候被捕判處終身監禁。甚至在獄中決心以死報國,更是一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為時人所傳頌。那麼少年如此熱血的汪精衛,為何與從前大庭相徑呢?

曾感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人卻恬不知恥投敵賣國!


我們可以從他的心理詳細分析一下這個多愁善感的汪精衛。首先在當時的監牢生涯中,救他的是肅親王善耆,他對清王室難免出現心存感激的心理。他甚至說過:“救我命的是肅親王,我每當回憶這個時候的事,總想到清朝末期的偉大政治家。”其次就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絕處逢生後,難免更珍惜自己的性命,害怕得而復失,滋生貪生怕死的情緒,一想到自己要被捕,就會:“莫向燕臺回首望,荊榛零落市寒煙”。

曾感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人卻恬不知恥投敵賣國!


在經歷這些事情後,汪精衛的懦弱自卑、優柔寡斷性格開始滋生,更是對他以後投敵埋下了種子的萌芽。後來的汪精衛更是表露出自己投敵的意願,在七七事變發生後他說:“明知道不能救吳國的滅亡,而唯一死自盡表示自己的心,但是忽然想到自己死後,未死的人都要成為奴隸,這又怎能死而瞑目?”在後來的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日本內閣兩次發表政治誘降,而身為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更是公然發表叛國豔電,走上了可恥的賣國道路。

曾感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人卻恬不知恥投敵賣國!


正是他在中國抗戰之艱難的時候,公開投敵。他堅定了一大群人投降日寇的決心,他堅定了日本人統治中國的野心。而漢奸就是漢奸,他就是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曾感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人卻恬不知恥投敵賣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