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動“輪冰融合”發展 輪滑參與人數達280萬

近日,第十屆北京市體育大會輪滑比賽在華熙艾尚輪上運動中心揭幕,全市70餘支隊伍、超過2000人次參與角逐,參賽規模為歷屆之最。賽場內,寫有“助力冬奧,積極推動輪雪冰相融”字樣的橫幅格外醒目。據北京市冰上輪滑運動協會秘書長李秀良介紹,北京輪滑開展時間長、參與人數多,“現在提倡‘輪轉冰、冰促輪’,輪滑和冰雪兩種運動共同發展。希望借冬奧東風進一步發展北京輪滑,也為北京冰雪項目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北京推動“輪冰融合”發展 輪滑參與人數達280萬

千龍網戚連民/攝

輪滑參與人數達280萬

談到北京輪滑的現狀,李秀良用“蓬勃發展、普及度高”來形容。他說,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有280萬人參與輪滑運動,項目遍及校園、廣場,尤其受到青少年喜愛,“很多學校甚至幼兒園都將輪滑作為體育課來開展。”

擁有如此深厚的群眾基礎,北京輪滑的成績自然也不差。據李秀良介紹,北京孩子在全國青少年輪滑比賽中曾多次獲得速度賽和隊列滑冠軍,自由式賽和輪滑球也是前三名的水平。

作為一名北京籍的前輪滑專業運動員,華熙艾尚輪上運動中心負責人張智見證了北京輪滑的發展與成長。張智7歲就在名噪一時的“月壇滾軸”輪滑俱樂部訓練,並曾入選國家隊,退役後當過專業隊教練,8年前創辦了俱樂部。他認為,北京輪滑之所以普及度高,一方面是因為技術、裝備門檻低,受場地限制較小;另一方面也與北京經濟發達、國際化程度高有關,青少年對時尚、刺激的體育項目更易接受。

北京申冬奧成功讓張智看到了項目新的發展機遇。華熙方面主動與他取得聯繫,雙方共建輪上運動中心。該場地緊鄰五棵松地鐵站,擁有專業輪滑賽道,集培訓、休閒功能於一身。此外,北京體育職業學院也與中心達成合作,將中心作為實習實訓基地。“總之,這個項目現在很‘朝陽’,未來肯定會越來越紅火。”張智說。

轉項、雙棲都不是難事

冬奧會之所以能夠帶動輪滑發展,皆因冰雪運動和輪上運動技術特點十分相似。放眼國內外,從輪滑轉項或雙棲的優秀冰雪運動員並不少見。“希望北京輪滑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助力‘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也為本市和全國冰雪專業隊輸送更多後備人才。”李秀良說。

在冰雪界,輪轉冰、輪轉雪都不是新鮮事。僅以中國運動員為例,2014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銀牌得主韓天宇最初就是輪滑運動員。今年亮相平昌冬奧會速度滑冰賽場的北京姑娘郭丹更是輪滑世界冠軍,她現在仍是一名雙棲選手,目前正在備戰亞運會輪滑比賽。由前短道速滑名將王濛掛帥、日前剛剛組建的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中,也有不少跨項選材的輪滑運動員。

張智說,從艾尚輪滑俱樂部走出的很多小隊員,都是各自區滑冰隊中拔尖兒的選手。此外,輪滑板也屬於輪滑運動,是單板滑雪的“輪上版本”。李秀良說,希望北京輪滑的繁榮能夠帶動更多人上冰雪,也希望北京的競技冰雪能以此為基礎蒸蒸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