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的馬桶蓋那麼受歡迎?

福心緣

我10年前第一次去日本出差,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的馬桶;10年後,再去日本,居然對馬桶的印象仍然很深。

10年前去的時候是冬天,外面非常冷,而坐在馬桶上,馬桶蓋自動升溫,與皮膚接觸,就會讓人覺得非常舒服,幫助驅寒。從下飛機開始,在機場遇到的就是智能馬桶蓋,從機場到酒店,到日本許多個公共場合的廁所,發現大部分都是智能的。

其實日本馬桶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中國遊客到日本瘋搶馬桶蓋也就是那麼一陣子,後來就逐漸消停了。當年,去瘋搶馬桶蓋,我覺得是有以下幾個原因:1. 到日本旅遊的人,對馬桶的智能功能印象太深,而且日本已經非常普及了;2. 很多人覺得日本產品好,日本人喜歡把優質的產品留給自己,差一點的產品賣到國外,所以很多人覺得在日本買的產品更好;3. 當時,國內相關產品少,價格昂貴,在日本買的馬桶蓋雖然是中國產的,但是比國內的品牌馬桶蓋便宜一半還多。

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這兩年,中國的科技產品大幅度飛躍,在馬桶蓋方面,科技元素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相比較日本的價格,其實更便宜一些,還符合國人的需求。可是儘管如此,為什麼還是會有對日本馬桶這麼深刻的印象呢?

我覺得還是日本的普及程度比國內更廣,日本政府花大力氣,資金補貼,對於全國的廁所都有補貼式的資助,都換上了比較先進的馬桶,日本人習以為常了,可是對於國人來說,還是相對比較新鮮的。我們當前的要求是廁所能很乾淨就不錯了。

我從日本的馬桶,以及服務和更多小產品中,感覺到的是:日本人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人性化”考慮的因素更多。無論是小商品還是服務化體系,人性化無不滲透其中,所以給人的感覺就很舒服,小到包裝,大到科技產品。我們雖然科技也在快速發展,但是在發展的同時,是否能更多地去從人性化角度解讀呢。

就拿國內景區來說,好多人都說中國地大物博,這麼美的風景,為什麼還去日本旅遊。不說別的,就說說服務方面,還有哪些差距?這個大家都懂的。

這張照片是10年前,第一次到日本,在日本機場廁所裡拍攝的。當時的感覺還很新奇。如今的感覺是感慨。


老遲

這個提問本身就很誇張!如果說“風糜過一時”還靠奌譜。

其實就是幾年前,有些人熱衷去日本旅遊,回來時都要買點“希罕物”帶回來。在住酒店時“有幸”使用了,那種自動沖洗的馬桶蓋,登時“受寵若驚”發現這個東東太“現代”化了、太舒服了、太值得崇拜了、如果自家也按上一個,豈不是太“高大上”了!於是乎趕緊買上一個,扛回家裝好,極盡渲染,呼親喚友來家,猛灌茶水,促其儘快體驗新式如廁…。(有關情節曾在電臺熱播,並非我杜撰。)體驗之人又頗富演技,曾在攝像機前深情表現,如厠受寵瞬間那“欲仙欲死”的神態。登時引起喧然大波,赴日旅遊者都竭盡全力往回扛那個馬桶蓋。一時將商家買到斷貨…。不久,有細心者發現這個馬捅蓋竟然是MADE-IN-CHINA(中國製造)。更有知情者出來指認:那些人辛苦苦扛回來的寶貝,就是浙江生產的。不過,迅即有人出來說明:浙江那個廠,是“帖牌”。就是替日本打工,沒有“核心”技術。有些人還“義正辭嚴”地指責知情者:圖紙、核心技術、生產設備,都是日本的。就是亷價勞動力是你的,有什麼可自豪的…。可是,沒有多久,相關信息越來越多。事實真相也越來越明晰:第一、那個馬桶蓋根本算不不上什麼“高科技”產品,技術含量很低。在亞州不要說中、日、韓,就是馬、泰、菲、越等國製造它也沒有麼技術障礙。它的技術難度還比不上一臺全自動洗衣機…。所以,說什麼“核心”技術…。純屬狗扯。

第三、這個怪象驚動了有關部們。國家技術撿定部門,專們組織人員、設備,撿測了中國,和純日本生產的馬桶蓋,中央電視臺全程跟蹤,製作了一部專題片。結果是:日本產品,好多項指標不及中國產品優良。特別是抗漏電撿測:如果按照中國產品的標準撿測,日本產品根本過不了關!

問題到這裡本該結束了,但就是有些國人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中國能造那個馬桶蓋、中國產品能比日本產品還好…。所以,這個問題還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這其實已經無關事實了,這是智商和道德方面的原因了。前些天,媒體上出現了一個新名詞“精日”份子,(據解釋是“在精神上自認為是日本人”的中國人)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解釋。


橡木桶61955766

我沒買過,可能是自己產的質量和性能趕不上他們的吧。買別的國家好的東西不必擔憂,但成了不正常的風氣或被利用就不好了。


冬日八點

市場上的智能馬桶蓋大部分都是清洗PP、座溫、水溫、除臭等一些簡單常用功能,而日本新出不久的衛洗麗有便前噴霧這功能,防止汙物附在上面,個人覺得非常人性化。另外中國很多標誌性的建築都能看到這種馬桶蓋的身影,比如鳥巢、水立方等等。


博見波聞

都是那些崇洋媚外的人給造成的,沒什麼好的,一個爛馬桶蓋你都去崇拜,還有點愛國情懷沒有,別說它不好,就是好用我也不買


獨醉花玲

日本,美國等生產的再噁心的東西,中國人都會說好的,因為那是進口的。中國生產的再好的東西,他們也會說差的,因為那是國產的。評價標準是進口與否,而不是品質,或者不完全在品質。就如同,在中國只要會說兩句洋文,都一定是有能力的人,只說普通話的都很土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