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蒙恬蒙毅兩兄弟是被太監趙高和丞相李斯害死的嗎?

趙高處死蒙恬蒙毅兄弟,主要基於兩個原因,一個是趙高曾經和蒙毅結仇,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趙高要專權。蒙氏從蒙驁開始,經蒙武,到蒙恬、蒙毅三代侍奉秦國。特別是到蒙恬、蒙毅時期,蒙氏兄弟備受秦始皇恩寵。

秦朝蒙恬蒙毅兩兄弟是被太監趙高和丞相李斯害死的嗎?

蒙恬率三十萬秦軍,駐防北方修築長城,主外事。而蒙毅居內,侍奉秦始皇左右,常為內謀。朝內的將領大臣都畏懼蒙氏兄弟,不敢跟他們爭寵。

趙高有一次犯下大罪,秦始皇交由蒙毅處理。蒙毅不敢枉法,就依律判處趙高死刑。秦始皇念及趙高之前的盡心盡責,就赦免了趙高。從此,趙高和蒙毅就結下了仇怨。

趙高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實現最終大權在握的目的,軍權是必爭的。所以,蒙恬就成了趙高必須除掉的人。兵權最開始交給了丞相李斯等人代管,趙高之後又找藉口除掉了李斯,自己做了丞相,大權獨攬。

秦朝蒙恬蒙毅兩兄弟是被太監趙高和丞相李斯害死的嗎?

趙高除掉蒙氏兄弟的藉口是,蒙毅曾經在秦始皇面前詆譭二世胡亥,不讓始皇帝立胡亥為太子;蒙恬因蒙毅之罪被連坐,也應該被處死。

蒙毅面對使者辯白不肯自殺,說他知道胡亥的才能,所以胡亥才能獨守寵幸,陪同秦始皇周遊天下,而且始皇帝早幾年就考慮立太子了,他蒙毅根本就沒必要進讒言,結果被使者殺死;而蒙恬也是慨嘆一番後,服毒藥自盡。

蒙氏兄弟雖然被趙高處死了,但是從蒙毅死前的辯解來看,秦始皇很多年前就是準備立胡亥為太子的,這個也印證了出土的《趙正書》的記載。

秦朝蒙恬蒙毅兩兄弟是被太監趙高和丞相李斯害死的嗎?

除此之外,當時的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出則同車、入則身前?所有群臣將相都不敢與之爭?——可見秦始皇對蒙毅的才幹和寵信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執掌秦國國政已長達27年的丞相李斯尚沒有獲得這個“出則參乘”的殊榮,內心的失落和擔心可想而知。什麼?李斯不會嫉才妒能?他若不會韓非子就不會死!

秦朝蒙恬蒙毅兩兄弟是被太監趙高和丞相李斯害死的嗎?

史記《李斯列傳》記述了李斯看到廁所老鼠時的千古一嘆:“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隨之提出一個頗具生活感受的觀點:垢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其大意是說廁所里老鼠每逢有人或狗來時皆受驚而逃,而糧倉中老鼠,吃粟米、住大屋,不擔心人狗驚擾。正是這個思想貫穿李斯一生,認為只有身居要位執掌大權才不虛此生,其也一直將權利與富貴當作生命般看護。

公子扶蘇在秦國廟堂和百姓中間人望很高,並與蒙恬私交甚好自己又為監軍,而蒙氏三代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關鍵是沒有值得一提的過失。而李斯因為自己“焚詩書”的建議,深為天下唾罵,自感在才能、人望、軍功、尤其與扶蘇關係上,均遠遠不及蒙恬。最為致命的,是李斯與扶蘇的政治理念不同!李斯認為治理天下應嚴刑峻法,而扶蘇則認為天下連年征戰,統一後應儘快與民休養不能再嚴刑峻法。

秦朝蒙恬蒙毅兩兄弟是被太監趙高和丞相李斯害死的嗎?

這就是說,不管秦始皇生或死,李斯的相位似乎都岌岌可危!這對於貪戀權利和榮華富貴的李斯來說,無異於讓自己回到“廁鼠”的境況,況且秦朝歷史上的宰相下場好的沒幾個!因此,只有讓類似胡亥這種傻蛋繼位才能讓自己的既得利益得到保障和延伸。

對於李斯和趙高,秦始皇第五次巡遊中病情日益惡化,可謂不幸中的萬幸。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驅動下很快讓二人結成攻守同盟,只有胡亥才是二人最有利的依仗。而欲立胡亥,必須先“清場”:支開或除掉蒙毅、以及屆時會影響成敗的相應人等。若秦始皇遺命立胡亥則罷,一旦是立扶蘇則“依計行事”—逼宮、乃至篡改遺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