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趙剛為什麼要殺史一全?

那是因為此時的史一全已經起了疑心,非殺不可,不然廖運周的起義行動很有可能失敗,我黨在這場戰爭中會增加更多無謂的傷亡。

《亮劍》中,趙剛為什麼要殺史一全?

下面,我來談談李幼斌版的《亮劍》和趙剛這個人物。


亮劍性質

很多人說李幼斌版的《亮劍》是中國到目前為止拍得最好的抗日劇,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認同這個看法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不說《亮劍》的小說,單單就李幼斌版的電視劇而言,時間跨度其實是非常大的。

電視劇的第一集,時間開始點是1937年,這個時候抗日戰爭爆發了。到了電視劇的第十八集的時候,日本的投降跡象已經十分明顯了,到了十九集的時候,日本已經宣佈投降了,李雲龍和楚雲飛在受降這件事情上就發生了衝突。

《亮劍》中,趙剛為什麼要殺史一全?

《亮劍》電視劇整整有30集,真正在抗日戰爭中的只有18集,後面的12集就已經不屬於抗日戰爭了。所以,這並不是一部完完全全的抗日劇,我個人覺得把它稱為軍旅劇更為合適。而如果你去看《亮劍》小說的話,就會知道抗日戰爭在書中所佔的比例更小。

在《亮劍》中,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我個人覺得其中最好的三個人物就是李雲龍,楚雲飛和趙剛。而在李雲龍,趙剛和楚雲飛這三個人中,我個人覺得最有人格魅力,最讓人值得尊敬還是趙剛。


趙剛其人

上文提到了我個人覺得《亮劍》中最有人格魅力,最讓人敬佩的人物是趙剛,現在我就來和大家詳細的談談趙剛這個人。趙剛這個人,本來是正牌的燕京大學的大學生,可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他毅然投筆從戎,獻身革命。

相比於李雲龍而言,實話實說的話,李雲龍革命並不是抱有多大理想的,他只是因為窮得活不下去了,才放棄了自己的篾匠職業,投身革命。可能剛開始他並沒有什麼覺悟,只是為了活命混口飯吃,到以後時間長了,慢慢的懂得了一些道理才知道革命的目的。

《亮劍》中,趙剛為什麼要殺史一全?

喜歡《亮劍》的人,大部分都是最喜歡李雲龍的,雖然我個人也很喜歡他,但是更喜歡趙剛。因為趙剛相比較李雲龍而言,更為優秀,更為讓人敬佩。李雲龍這個人,雖然作戰勇猛,但是有時也很魯莽,不顧大局,很多次都是趙剛替他擦屁股。

還有,李雲龍這個人有時候比較霸道,對待手下士兵態度也不會太好,而趙剛相比較而言,就顯得一視同仁,對士兵一碗水端平了。李雲龍這個人為了自己的小團體利益會不顧後果,比如長征時期搶糧,而趙剛卻時時刻刻想著整體利益,兩個人的視野和見識是很不同的。


信念堅定

趙剛最為讓我敬佩的是,他是一個信念非常堅定的人,為了自己的信仰,他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而他的信仰也是非常偉大的,是為了民族和國家。就如趙剛和馮楠初次見面的時候。

馮楠問他:“一個青年學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戰沙場。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淵博的學者,多了一個殺戮無數的將軍,請問,你在追求什麼?為了什麼?”

《亮劍》中,趙剛為什麼要殺史一全?

趙剛回答道:“我追求一種完善的、合理的、充滿人性的社會制度,為了自由和尊嚴。”

馮楠又問道:“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嚴受到了傷害,受到了挑戰,而你又無力改變現狀,到那時你會面臨一種選擇,你將會選擇什麼呢?”

趙剛此時回答到:“反抗或死亡,有時死亡也是一種反抗!”

《亮劍》中,趙剛為什麼要殺史一全?

這段對話當時深深的震撼了我,而我讀過小說之後也得知,趙剛這句話不是信口開河的玩笑之語,他最後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了自己對信仰的尊重,對諾言的遵守。


我的結語

幾十年前,趙剛用一把槍殺死了史一全,保證了廖運周將軍成功的起義;幾十年後,趙剛又用一把槍殺死了自己,捍衛他對信仰的尊重,對諾言的遵守。

在整個《亮劍》中,趙剛算是最完美的人,李雲龍可以算是草莽英雄,但是遠遠達不到趙剛的高度,所以我很喜歡趙剛這個人物。

各位親愛的網友,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