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縣李家山村,古老講究的窯洞村

簡單瞭解一下李家山村

李家山村。位於山西省臨縣磧口古鎮南五華里處,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著名畫家吳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採風時驚呼這裡像“漢墓”,他說: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是各大美術院校師生,美術、攝影愛好者採風創作的好地方。

李家山歷史建築風格

《李氏宗譜簿》載:“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間(1465—— 1487),由臨縣下西坡村遷往臨縣招賢都三甲李家山村。”

李家山村房屋

李氏家族經世代繁衍,到清中葉已成大戶。時值磧口商阜繁榮,李家也插足於商業。據(宗譜)與口碑資料佐證,時李家山有東西兩大財主,東財主李登祥,人稱祥財主,在磧口開的“德合店”、“萬盛永”;西財主李德峰,在磧口開的“三和厚”。此兩家財路亨通、日進鬥銀,在磧口可以與西灣村陳氏比富。

有了錢,就逐漸開始大動土木。他們請來風水先生觀看,見李家山村有兩條向南流的小溝,在村南匯合,注入黃河,兩溝之間的山峁,形似鳳凰頭,左右兩山則是風翼了。這個四面環山的地形,風水先生連連說好:“此屯系艮龍庚向,東山月出中格穴也,毋逶迤者恐醜寅氣入也,富而且貴龍之應……”(載宗譜)

東財主家在鳳身上修建,西財主家在鳳的右翼上修建,鳳的左翼依然是舊村。東西財主好象在暗暗較量,在幾百米約 40度的高山坡上,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依山就勢,高下疊置,從溝到頂,多達九層,其造型不同,風格殊異。

李家山村的建築均以水磨磚對縫砌築,磚、木、石雕及精美匾額比比皆是。建築形式多以磚拱頂(窯洞)明柱廈簷四合院為主,且依山坐樓。側房、馬棚多為一潑水和雙潑水硬山頂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條石砌稜,用塊石鋪面。水路佈局合理,溝心卷洞,送出村外。

現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來院, 400多孔(間)住舍,居住著220多戶人家, 760多口人。西面清代建築群,多為李姓居住,雖有一些破破爛爛,卻還基本保存完好。鳳的左翼溝裡,依然還稱舊村或小村,住著陳、崔兩姓人家,他們說在李姓遷來之前,這兒叫陳家灣。

小村和大村相比,建築風格完全是兩個天地。小村至今還有人住著“一柱香”獨門獨窗土窯洞,有人說他們還是過著原始穴居生活,那就住房而言,一點兒也不是誇張。另外村子裡多以土窯接口子,石拱窯洞,磚瓦建築是很少見的。

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態在八種以上,這些無論豪華的清代建築群,還是穴居生活的土窯洞,無不附著中華民族的靈魂,它確係民族的東西。正如專家們說,這兒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它蘊藏著黃土民情風俗和豐厚的黃河文化。

李家山傳說

李家山村人能演會唱懂五音,不知在什麼時候起,就聞名遐邇。傳說清朝未年,西財主家出了個活躍人物,名叫李建奎。他在磧口做生意覺得太沒意思,就在一年冬天回村成立起一班戲,那時候初興“坤角”(女演員),他就在東路請了一名女旦角,並請師傅,招娃娃,晝夜排戲。

古語云:“開窯領戲,先捉子弟。”經過一冬的排練,戲倒是演紅了,出州過縣倍受歡迎,就是沒二年,一份家產踢踏了個精光。李建奎窮了,村裡卻培養了一大批文藝人才,大人小孩在勞動之餘,都能唱幾句山西梆子,“哪依呀哈哈……”響徹山谷。

去過的朋友這麼評價TA

(1)地方不大,自駕可以開到但是考技術,原汁原味的世外桃源的美。目前沒被開發,除了個別私人院落收2到3元衛生費,全免費的,喜歡人文和藝術的一定會喜歡。

(2)古村落保存非常好,有滄桑感,沒有修飾,古香古色,世外桃園啊,免費對外開放,使人感覺到遠離城市喧囂的一種意境。非常推薦

(3)開放式景區,不收費,典型傳統村落,值得一去,常年呆在大城市,沒在西北待過的,或沒去過西北的,還是值得一看。個人感覺住磧口古鎮不如住李家山,當然李家山多為傳統農家院,在農家院就歺便宜實惠,沒有獨立衛生間,而且一般為旱廁,但是安靜、有特色。不過上下山交通不太方便。

山西臨縣李家山村,古老講究的窯洞村

山西臨縣李家山村,古老講究的窯洞村

山西臨縣李家山村,古老講究的窯洞村

山西臨縣李家山村,古老講究的窯洞村

遊玩信息

交通

太原每天有一班發往磧口的車,每天中午12:00左右發車,到達磧口為當日下午。

到磧口後,遇麒麟橋右拐上橋,過橋後繼續右轉,向前約50米,左手下行有一土路,此路通向李家山,包車可直接到村子。若是徒步需1小時左右。

本文由雲果樹官方(yunguoshu.com)網絡收集整理,如有侵犯還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