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蛇吞象” 欲259億併購鋰礦巨頭 高速併購的後遺症

摘要

14年裡,從一家瀕臨倒閉的鋰鹽企業,逐漸成長為坐擁178億元資產的鋰礦巨無霸。天齊鋰業(002466.SZ)不斷通過資產併購,一步步實現版圖擴張。5月31日,天齊鋰業再次發起資產重組計劃,標的是掌握了全球最大鹽湖鋰礦的SQM公司。交易涉及金額達到40.66億美元(根據匯率折算,約合258.9億元人民幣)。這筆資金中,天齊鋰業自有資金的佔比僅為16.7%。

天齊鋰業“蛇吞象” 欲259億併購鋰礦巨頭 高速併購的後遺症

14年裡,從一家瀕臨倒閉的鋰鹽企業,逐漸成長為坐擁178億元資產的鋰礦巨無霸。天齊鋰業(002466.SZ)不斷通過資產併購,一步步實現版圖擴張。

5月31日,天齊鋰業再次發起資產重組計劃,標的是掌握了全球最大鹽湖鋰礦的SQM公司。交易涉及金額達到40.66億美元(根據匯率折算,約合258.9億元人民幣)。這筆資金中,天齊鋰業自有資金的佔比僅為16.7%。

爭奪泰利森

2012年8月23日,這一天對於天齊鋰業掌舵者蔣衛平來說註定是特殊的一天。當天,蔣衛平看到消息,美國洛克伍德控股公司(Rockwood Holdings, Inc,以下簡稱“洛克伍德”)宣佈以每股6.50加元的價格收購泰利森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利森”)100%的普通股股權。

“當時的天齊鋰業剛剛上市兩年,手中的資源不多,因為當時泰利森是供應商,天齊鋰業已經在策劃發起對泰利森的收購,但是原本的計劃是希望逐漸獲得泰利森的股權,洛克伍德的突然出手,打亂了天齊鋰業的節奏。”一位瞭解天齊鋰業的業內人士文琪(化名)說道。

在世界鋰行業格局中,泰利森的地位舉足輕重。洛克伍德、SQM、FMC是全球鋰化工三巨頭,泰利森與這三家鹽湖鋰礦供應商合計佔有全球90%以上市場份額。泰利森擁有世界上正在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藏——格林布什鋰礦,曾為全球供應大約65%的鋰礦石產量,其鋰資源佔到全球35%的份額。而泰利森又是當時天齊鋰業唯一的鋰精礦供應商。如果洛克伍德完成對泰利森的收購,將加劇全球鋰產業的寡頭壟斷格局,遏制天齊鋰業及中國其他鋰鹽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蔣衛平決定發起對泰利森的收購。“雖然近幾年天齊鋰業的收購不斷,但是天齊鋰業的管理層其實是比較低調保守的,無論是蔣總還是其他高管,他們發起收購還是經過認真考慮的。”文琪說道。

在大規模收購面前,資金無疑是最大的攔路虎。

2012年年報顯示,天齊鋰業實現總營收3.94億元,淨利潤0.42億元。然而收購泰利森需要的募資金額達到了40億元,而留給天齊鋰業的時間只有不到三個月。“其實就是為了收購泰利森傾盡自己及家庭幾十年努力獲得的所有。”蔣衛平在接受《英才》雜誌採訪時回憶道。據瞭解,當時蔣衛平還得到了中投公司以及工商銀行等機構的支持,資金問題最終得以化解。

出於保密、溢價、時間方面的考慮,蔣衛平決定以天齊集團作為收購發起者。首先在澳大利亞成立子公司文菲爾德,通過文菲爾德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獲得泰利森19.99%股份,成功攔截洛克伍德的收購計劃。這樣天齊鋰業就具備了和其談判的空間。最終,天齊鋰業在2013年12月將泰利森收入囊中。在這起收購中,天齊鋰業短時間募資能力以及果斷的決定令業內印象深刻。

併購擴張

2004年還是四川省射洪縣一家瀕臨破產的鋰鹽生產廠,短短14年後,已經發展成總營收近55億元的鋰礦中堅力量。天齊鋰業依靠的正是不斷的資產併購。

“天齊鋰業一路走來,節奏非常緊湊。”文琪說道。

據悉,自2012年發起對泰利森的收購,直接掌握鋰礦資源後,天齊鋰業又相繼收購了多家公司。其中,2014年通過競拍方式收購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權,從而參與到扎布耶鹽湖的開採、開發;2015年完成對銀河鋰業國際公司100%股權的收購,間接取得其旗下張家港生產基地1.7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2016年天齊鋰業以38美元/股的價格收購SQM公司2.1% B股股份,由此再次開啟了對海外鋰礦資源的收購。

2018年5月31日,天齊鋰業發佈公告,擬以65 美元/股,從Nutrien 集團手中收購SQM公司23.77%的A類股股權,總交易價款為 40.66億美元。

事實上,自從2016年收購SQM 2.1%股權開始,天齊鋰業就已開始發起對SQM股權的收購,然而過程卻是一波三折。SQM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主要股東包括以下三個持股集團:Pampa 集團、Kowa 集團及 Nutrien 集團。其中三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9.97%、2.12%和32%。事實上,天齊鋰業2016年完成收購SQM 2.1%股權之時,約定後續將從Pampa 集團處繼續獲得SQM股權,而當時Pampa 集團也表示有意出售部分股權。然而,2017年Pampa 集團突然對外宣佈終止出售SQM股權的交易。這一舉動使得天齊鋰業對SQM的收購一度陷入停滯。

2016年9月,兩家鉀肥巨頭加陽公司(Agrium Inc。,以下簡稱“加陽”)與薩斯喀徹溫鉀肥公司(Potash Corporation of Saskatchewan Inc。,以下簡稱“薩鉀”)擬定通過新設公司Nutrien的方式進行合併。薩鉀將其持有的SQM股份按比例交換獲得新公司Nutrien的股份,而原本持股SQM32%股權的薩鉀也變更為Nutrien集團。

“由於Nutrien集團涉及反壟斷調查,因此不得不剝離資產,這也就給了天齊鋰業收購SQM的機會。”文琪說道。2017年11月,中國商務部及印度政府的反壟斷調查顯示,兩家企業的集中將進一步增強其對全球氯化鉀市場的控制力。並要求其必須要在2017年11月2日起的18個月內剝離其持有的在其他公司的部分權益,其中就包括SQM的32%股權。

高速併購的後遺症

無論是泰利森還是SQM,收購之初的體量全部超過了天齊鋰業的總資產,屢次上演“蛇吞象”的天齊鋰業今後是否會消化不良?

天齊鋰業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總營收54.7億元,淨利潤21.45億元,同比增長41.86%。雖然天齊鋰業近年來淨利潤始終保持高速增長,但是截至2017年12月底,該公司的總資產也只有178.4億元。反觀本次對SQM股權收購草案,總交易價款已經達到 40.66億美元,這一價格已經是天齊鋰業全部資產的145.5%。

而此次收購案的資金來源中,自有資金約7億美元,境外金融機構籌資10億美元,銀團貸款25億美元,共計籌措資金42億美元。其中,自有資金佔比僅為16.7%,這無疑增加了交易風險。“事實上,這樣的交易往往將持續很長的時間,中間還會經歷許多波折,在具體的價格商定、資金到位等因素都會影響交易進度。就這筆收購來說,自有資金佔比確實不高,這在交易過程中是有風險的。”文琪說道。

“目前來看,鋰礦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好,主要由於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需求比較旺盛,下游客戶的回款週期都非常短,現金流較好。”王超說道。

然而,由於收購的自有資金佔比較低,由此會導致負債率突然攀升。天齊鋰業在《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中提到,收購完成後,公司的負債率將由2017年的40.39%上升到78.41%。

事實上,在完成對泰利森收購後,2014年天齊鋰業進行了一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募集資金31.3億元,基本相當於收購泰利森之時的資金水平。這也相應地緩解了當時天齊鋰業的財務狀況。然而,此次近259億元的資金,已經是4年前的8倍。“從企業領導層穩健的行事作風來看,我想他們應該是為這些問題作了一些準備的。”文琪說道,“ 據我瞭解,這25億美元的銀團貸款時間都不是很長,因為這25億美元的貸款是由幾家銀行組成的銀團進行貸款,每一家的時間都不太相同,但是基本都沒有超過三年。這樣會相應增加企業負債的壓力,短期內也會影響到企業的淨利潤水平。”

至於天齊鋰業舉債擴張的行為,王超表示:“擴產能核心目的是提升規模效應,未來隨著市場供需穩定,鋰資源行業也會走向降價降本的階段,那個時候具備規模效應就成為了行業進入的門檻,趁著目前行業比較好的時候大規模上產線,未來市場回落時設備已經基本折舊完成,加之規模效應,市場將很難再有新進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