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武器裝備發展史上有哪些蠢到令人窒息的設計?

南柯南夢

W君說說意大利的武器之路吧。其實其它國家也很多蠢設計,但是來自意大利的設計是觸及W君靈魂的震顫!

卡普羅尼Ca·60水上飛機(1921)

8具引擎,9組飛行翼的水上飛機。1921年3月4日試飛18米“高空”墜毀。

由於三翼機的成功,使部分設計師被成功帶歪,認為“翅膀”越多飛機機動性越強。實際上增加的升力嚴重的被結構抵消掉,複雜的結構體也是穩定性降低到一個髮指的程度。意大利人以時裝的“潮範兒”設計出這款飛機。諸位莫笑,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MIAS單兵突擊車

1人操作,8mm並聯貝雷塔機槍或者45mm佈雷西亞榴彈發射器(戰時無法更換,回廠組裝),正面8mm裝甲;220cc單缸水冷發動機,並配備鐵鍁、鋼鎬、斧子以防陷車。

兩種作戰姿態

榴彈發射型

最後又回到了那家神奇飛機制造廠-----意大利卡普羅尼飛機公司

思提帕·卡普羅尼,綽號“空中酒桶”

正面看沒什麼問題,它主要是驗證一個問題。當時螺旋槳飛機在達到800km/h後,螺旋槳反而成為飛機加速的阻力(極限轉速)。於是意大利人在螺旋槳外圍增加一個涵道(風洞),這樣進入涵道內的氣體就應該(注意W君用詞)是高壓氣體向後“噴出”,有助於加速。戰機制作出來後,實際只能達到68km/h的時速。並且“萌”翻了在場觀摩的意軍高層。。。。。

這是它的四維圖,如果沒效果看下面這張彩色帶駕駛員的喜感圖:

諸位腦補盟軍戰鬥機飛行員看到一個這樣傢伙慢悠悠飛過來後向你射擊時的面部表情。。。。。。

笑死的諸位W君概不負責!


軍武數據庫

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中途島海戰失敗後,日本已經無法對抗強大的美國海軍。這個時候,瘋狂的軍國主義者提議發動自殺式攻擊,而櫻花特別攻擊機就是神風特攻隊專用自殺飛機。雖然叫飛機,實際上怎麼看都是個有人空對地導彈。這個“人彈”由體型較大、航程較遠的轟炸機作為母機掛載,一旦飛抵目標區域上空便由母機投放,飛行員操控櫻花飛向美國海軍的軍艦。櫻花特別攻擊機機身為木質結構,由火箭引擎驅動,前半部裝有一枚1.2噸重強力TNT彈頭,中間的狹小駕駛艙內坐著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它根本沒有起落架,一旦被投放,飛行員斷無生存之可能!一旦撞向美軍軍艦,飛行員會在強大的爆炸威力下瞬間灰飛煙滅,爆炸形成的巨大火團恰如櫻花之盛開!啊!這是由一位17歲的青年用生命譜寫的華麗樂章!顫抖吧,凡人們!!!

迴天人操魚雷也是同理,可惜取個好聽的名字也是無力迴天。魚雷內部載乘員1名,乘員可由小型潛望鏡確認敵艦位置與操縱魚雷,裝載炸藥1.55噸。這個奇葩的是,提出構想的乘員黑木大尉在一次測試中被炸死,畢竟“為天皇陛下盡忠”嘛,死得其所。

九七式手榴彈是二戰日軍主力手榴彈,這款手榴彈設計最蠢的地方在於在使用前必須要用力將手榴彈在石頭或者頭盔等堅硬物表面敲擊一下,以便使得擊中擊中雷管並啟動延遲裝置,以便將其投向目標。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畫面:一名日本兵拿著手榴彈對著自己的頭狠狠的敲了一下。好疼!臥槽,我頭盔呢?

冷戰時期,美國的核背囊、M65型原子炮,蘇聯的279工程核戰坦克,這些武器設計瘋狂有之,愚蠢亦有之。


鼎盛軍事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1940年到1943年,德國潛艇一度控制了大西洋,僅在1942年頭四月,就擊沉了美軍500艘艦船,嚴重破壞了盟軍運輸。美國為了支援歐洲不得不通過飛機運兵。於是決定製造一種巨型長途運輸機,計劃一次運載700名士兵和10多輛坦克。

一次運700名已經夠誇張了,但是設計者霍華德-休斯是一個電影人兼富豪,財大氣粗,認為水上飛機不需要機場,就決定把這個巨無霸設計為水上飛機。

更可怕的是,資源充足的美國也出現了金屬稀缺,美國政府號召少吃罐頭節省鐵。於是休斯竟決定採用全樺木製作。

甚至,大力神的機翼大梁也採用木質工字梁,各結構之間用膠接工藝連接而成。對,用膠粘的。

佩服佩服……

大力神水上飛機機身高9.15米,有三層樓高,機尾高24.2米,足有八層樓高,機翼展開97.6米,放在今天,也是數一數二的大飛機。因為當時的發動機很難帶動這個巨無霸,就在機翼上一字排開了8臺3000馬力的活塞式發動機。

由於整架飛機都在港口內的幹船塢內裝配,距飛機制造場45公里,所以飛機需要從陸地運往船塢。運送那天男女老少夾道歡呼,工人們把電線和電話線剪斷為大力神開道,等車隊過去再接好。

然而直到二戰結束,大力神也沒有裝完

裝配後,大力神被命名為雲杉鵝號(Spruce Goose)。

事實上這架飛機和鵝真差不多,1947年11月霍華德-休斯親自試飛,僅僅飛了21米高,910米遠,而這是它唯一一次飛行。鵝之父休斯,眼看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就要成為棄兒,於是為它建造了半球形機棚,在內裝了空調保持一定的溼度和溫度,防止這個木質飛機爛掉。

直到1981年,美國人把它拉出來展覽,大力神才得到善終。目前,大力神被陳列在俄勒岡州的博物館內。


每日點兵

要我說這個最蠢設計的獎項應該頒發給二戰時期英國人的冰航母計劃。具體的情況且聽我慢慢講,各位看官坐好了,現在開始講故事時間。

背景

1942年德國人在大西洋實施潛艇狼群戰術,盟軍當年有86萬噸商船被擊沉,英國這個海上島國幾乎陷入了被封鎖的境地,倫敦當時的生活物資僅僅還夠支撐一個月,英國人急需解決商船護航問題。可是當時鋼鐵奇缺,各方面都需要,造不了太多的軍艦,這可把丘吉爾給急壞了。


(德國潛艇在遊弋)

最初方案

正在各方頭疼的時候,英國情報人員傑弗裡·派克向當時的英國元帥蒙巴頓將軍提出了可以把北極的冰拖到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島,內部存儲物資,頂部改造成飛機跑道,簡直就是移動的軍事基地。可當時這個計劃並沒有得到重視,因為北極的冰山大部分是在水下而且普通冰的強度無法抵擋大西洋猛烈的波濤。


(冰山基地圖紙)

轉機

但事情在美國人那裡得到了轉機,1943年初,美國科學家赫爾曼·馬克和沃爾特·霍恩施泰因發現,將棉花和木屑纖維加入淡水研製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高強度。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蒙巴頓立即向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彙報了自己的情況並且說服了美國也出資加入這個計劃。蒙巴頓說:這種廉價快速且高強度的冰既可以用來製造航母也可以用來製造反攻納粹德國的海上基地,是戰爭勝利的利器。

設計方案

專家和工程師們,在戰爭形勢壓力下,日夜奮戰,三個月就拿出了設計藍圖:航母長600米(2000英尺),艦寬150米,高約110米,重量約200萬噸,有26個螺旋槳推進器,甲板可以容納200架噴火戰鬥機與100架蚊式戰機,可以抵禦30米高的海浪衝擊,並將其命名為“哈巴庫克”號。


(冰航母和衣阿華戰列艦及尼米茲級航母對比圖)

等比例模型和最終流產

1943年5月,一艘20米長的模型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下帕特里夏湖被製造了出來,材料使用了木屑加水製造的冰,強度非常大,普通的炮彈根本無法穿透,而且一旦出現損壞,直接澆水就可以很快完成損管作業,非常方便,這讓大家都非常期待。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裝上了發動機之後,大家傻眼了,即使冷卻系統全速運轉,發動機周圍的冰還是不斷被散發的熱量融化,更糟糕的還在後頭,這種複合冰材料在船體運動中出現了斷裂,無法支撐自身的重量,整個航母計劃陷入了停頓。隨著葡萄牙允許亞速爾群島給英國使用,這種奇葩而又愚蠢的航母設計一下子就被丟在了腦後,可能是由於太丟人,以後在英國再也沒有人提起。(冰航母服役想象圖)


軍史吐槽君

論小蠢的話,我一直認為歪把子機槍算一個。

橋夾供彈看似簡化了後勤保障,但是對供彈連續性極為不利,還要專門配個油壺來潤滑,開放式的彈鬥又很容易沾染油汙和塵土,而且偏置在槍身左側,造成偏心力矩,影響穩定性,進而還導致準星只能罕見地佈置在槍身右側,再加上那個標誌性的歪把子,使用者呈現出怪異的瞄準姿勢,看視頻就知道了。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33d000360137e95db6b\

深藍防務

我是軍事妹子,要我不負責任地說,人類武器發展史上最蠢的就是發明了武器。

負責任的話,首先,最蠢的應該美國的核火箭筒了。冷戰時,迫於蘇聯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威脅,美國極其盟友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及各種已經掌握的成熟技術用來設計生產足以摧毀或者阻止蘇聯裝甲機械化部隊推進的武器。核火箭彈作為北約當時最“靠譜”的一款可以有效阻止蘇聯裝甲集團軍前進的武器,設計上可以說是愚蠢至極。

圖為美國的M-338火箭筒

雖然,核火箭炮可以通過核衝擊和創造彈坑以大量殺傷蘇聯的T-55/62坦克集群,然而其過於大的爆炸威力往往使得操縱人員也被捲入核衝擊之中,甚至發射該火箭炮的人會當場死亡,可見這款武器設計上的愚蠢之處。其實,美國只要換個思路就可以解決核爆殺傷操作人員的能力,美國只要在核火箭彈上增加彈翼並且使用專門的火箭彈發射架就行足以把核火箭彈發射到足夠遠的敵方。

圖為蘇聯的坦克集團軍

然而這就像哥倫布立雞蛋一樣,當時的美國設計師明顯都沒有想到這一點。而且更令人窒息的是,英國也為了抵擋蘇聯的裝甲集團軍在自己的防區內埋置了雞蛋孵化的核彈,簡單的來說就是用雞蛋比大自然溫度總要高出一些的特性用來控制住核彈的爆炸。

圖為英國的藍孔雀核地雷

但是不難想到在冬天時,這個裝置會不會失靈。為此,在冬天的時候英國還要派工兵回收自己埋設的核地雷,並且放置到室溫內用來維持核地雷裝置的日常運行,而且為了保證核地雷不會自爆,英國還要經常派遣技術人員去記錄雞蛋核地雷內雞蛋表面的溫度,可以說是令人窒息的操作。

其實現在我們覺得蠢的設計發明,只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要是和他們同一時代,相信我們也會為這種設計鼓掌歡呼......


軍事新觀察

要說缺心眼的武器 德國的p1000應該是算一個吧


首先 p1000至少有3000噸重 P&H 4100XPC挖掘機重達1500噸 長度只有p1000一半 並且是無防護的民用產品 考慮到挖掘機配重的問題 p1000實際重量至少為3000噸以上 而p1000的引擎和電傳動僅為17000馬力 即使不考慮電傳動損耗 經過簡單計算之後 可得出噸馬力不到6的數據 可以說極為666了 這個馬力數據 大概和韓國坦克一樣 連個坡都上不去吧

其次就是巨鼠的戰略機動能力 巨鼠車體長度為35米,寬度是14米,高度是11米 這種程度的車體無法依靠鐵路 海運或空運任何一種方式運輸 只能自己慢慢爬 並且孱弱的動力也導致巨鼠的路線必須精心規劃 這就給了敵方部隊大量的伏擊機會 並且如果要從工廠前往前線大概會是一次漫長的旅行



最後 巨鼠的作戰協調性和戰場感知力會很差 一般的坦克 如果很有默契的話 車長只靠喊 或者肢體語言就能傳達命令 而巨鼠車身巨大 還有多個炮塔 命令的傳達會非常緩慢 而巨鼠身上也沒有多少潛望鏡和觀測孔 甚至連合像測距儀也被拆除 乘員很難觀察到周邊情況

所以說 這個傳說中的巨獸 只不過是一種滿足元首巨物控的一種幻想而已


膜法少女史達林

①俄國構想的一種圓形戰艦,直徑30.8米。一炮過後,後坐力導致其不停地轉圈,海流什麼的也能讓它轉起來。穩定性不好,一米以上的浪都能使它嚴重晃動。更重要的是時速僅僅3海里,慢,太慢了。

②蘇聯時期有種一反坦克手雷,號稱爆炸半徑25米,但是由於太重,毛子最多也只能扔出十多米。估計就是光榮彈。

③日本氣球炸彈,想讓季風帶它們到美國、加拿大去,一共放了9300個,僅有357個抵達目標,炸死六人【野餐的一位教師和她帶的五個孩子】,還有2個飛了回來炸死自己人,剩下的下落不明。

④蘇聯反坦克狗。這些狗被教授在坦克底下找食物,開戰前,它們會被餓上好一段時間。戰鬥時,這些狗的背上就係著炸彈衝上戰場,炸彈上的撥杆只要觸到坦克底部就會發生爆炸。後來德國人用噴火器來破壞這種戰略,狗慌忙逃離戰場,從而減弱了反坦克狗的威力。還有不少狗直接跑回蘇軍陣地,炸死了不少自己人。【愛狗人士何在?】

⑤德國、沙俄的各種超巨型武器,耗時耗力不討好,目標太大容易被敵軍搞。巨鼠坦克,路線得專門規劃好。多拉大炮,1329噸,耗時耗力耗材料就打過十幾發。沙皇戰車。

⑥鐵甲服。可以像烏龜一樣縮進裡面去。行動不方便就算了,還不能防彈。


咱來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奇葩武器最多了,尤其日本的百式衝鋒槍最為奇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8f04818875d2839b7569a72ac7289fc\

品談世界

說一個武器蠢不蠢不是看外形而是一看用途,二看能不能可行。如果只是異想天開的把各種東西堆疊在一起,那麼不蠢的東西也會變得讓人無法直視。一向嚴謹的德國人經常幹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例如把火箭筒固定在騾馬上。雖然這樣的操作可以便於機動。不過讓騾馬穩住不動而且承受火箭彈發射時的高溫高速氣流。這樣的事情也只有德國領導說的都是對的照搬就行。

類似於美國人搞出的核彈火箭筒。射程只有幾百米的火箭彈搭載了一枚核彈。發射後操作的士兵除非是超人否則根本逃不掉。考慮到核彈的殺傷半徑,目前也不太清楚這個火箭彈的設計到底是為了什麼。是以怎樣的意圖和使用操作騙過軍隊中的官員立項的。如果說這種類似於騙經費的操作是蠢的話怕是有失公允的。

要說到愚蠢的設計的話,還得看當時的認知水平。就如同清末的那些總督也好,官員也好。四書五經儒學經典統統倒背如流,經過八股文的功名考試拿到考試的名次當了官。他們一點都不蠢,甚至可以說智商是很高的。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僅僅如此。所以在戰場上潑狗血和魯迅筆下讓女人脫了褲子在城牆上站著就不能開炮,這樣的描述應該算是愚昧而不是蠢。真的蠢應該是認知水平足夠,但仍然弄出了完全不實用的東西,並且真的是為了達到設計目的而在努力的。

說到這樣的愚蠢真的令人窒息的可能就是這個圓形的戰艦了吧。由於當時技術限制,海軍認為炮臺的位置很難讓火炮擁有足夠的射界,所以俄國這個異常實誠的民族乾脆設計了圓形的戰艦。這樣的設計讓艦隊的航行非常困難而且抗風浪的能力很弱。還有一堆的毛病。這種為了滿足某種目的而有違常識的做法應該算的上真的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