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扮靚容顏築“基石”——富縣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延安:扮靚容顏築“基石”——富縣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近段時間,富縣境內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行駛在鉗二便民服務中心寬闊平整的柏油馬路上,可見兩邊房屋整齊劃一,街巷乾淨整潔,花園內鮮花競相開放。良村村民孔維軍和幾位老夥計在村頭的大槐樹下邊下棋邊聊天。

“我們家門口前幾天栽的松葉牡丹長大了不少呢,眼看就能開花了!”

“我家門口的柿子樹也長高了些。”

“咱們村真是越來越美了,比大城市那些小區的綠化還好!”說起村子的綠化,村民們發出連連讚歎。

此外,該中心小渭村選擇栽種國槐。據介紹,為了加大村民參與村莊治理的自覺性,在村莊綠化過程中,該中心通過開會徵求村民意見,採取“政府出資,群眾出勞”的模式,由群眾自行選擇栽植樹種,自家地頭、門前自行管理,自行經營收益,徹底改變了過去“大包大攬”的管理模式,使植綠造綠不但起到了美化村莊的目的,也達到了“植有所管”“植有所益”的目的。

“中心轄區主幹道兩邊栽種了1000棵海棠樹,海棠花開的時候正好也是蘋果花期,觀賞的同時還能夠為蘋果花授粉,提高坐果率。”該中心主任劉傑介紹說。

環顧良村,除了喜人的綠化成果,一幅幅精心繪製的主題文化牆躍然眼前,成為一道靚麗的鄉村風景線,讓人賞心悅目,感覺美麗又溫馨。

振興鄉村,生態先行。通過以點帶線,以線成面,富縣各鄉鎮街道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以前大家都用蘋果樹枝做飯取暖,房前屋後到處堆著果樹枝;現在就地取材用樹枝做成籬笆牆,圍起來菜園子既整齊又美觀。”北道德鄉金村村民賀翠翠指著門前的籬笆牆開心地說:“看著這些,就想起了小時候的村莊,這是不是就是所說的鄉愁?”

環境的提升對村民的影響不僅是生活環境上的變化,更是精神面貌的改善。在羊泉鎮雷村,廣場里長長的休閒涼亭、花木扶疏,鬱鬱蔥蔥,所見之處,皆乾淨、整潔、明亮。

據悉,今年春季,羊泉鎮共栽樹5600餘株並對所轄站所、學校、村莊進行了環境衛生全面大整治。

說起如今村裡環境衛生的變化,吉子現鎮固險村書記雷營喜喜上眉梢,“以前是衛生死角的地方都改成了‘小花園’,牛欄旱廁也都拆除改造,特別是現在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和縣城裡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