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配送成新零售生態一環 群雄割據戰火未歇

導讀:在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持續推進其線下新零售佈局的同時,擔當“最後一公里”重任的即時配送,也成為其新零售生態不可缺少的一環。

即時配送成新零售生態一環 群雄割據戰火未歇

6月13日消息,在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持續推進其線下新零售佈局的同時,擔當“最後一公里”重任的即時配送,也成為其新零售生態不可缺少的一環。

6月11日,達達-京東到家CEO蒯佳祺發佈了名為《擁抱無界零售的歷史機遇》的全員郵件。他在郵件中表示,隨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實體零售與電商逐步走向協作、互補的共贏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同城速遞和零售賦能開放平臺之一的達達-京東到家,正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郵件同時透露了此次618期間的業務目標:日單量將超過1000萬,交易總額將為去年5倍。

就這一業務目標來看,如今的618大促顯然不僅受到電商商家及平臺的關注,對即時配送領域而言,同樣是一年中業績增長的重要節點。事實上,隨著社區零售、同城O2O等多種業態與新零售結合愈加緊密,即時配送平臺已然成為各種大促活動背後的贏家。依據去年達達公佈的數據,“618”當日完成訂單量突破400萬單,在雙“11”當日,其訂單量也在不到一天時間內就突破了600萬單。

大促帶來訂單量的暴漲,體現的是即時配送作用及地位的轉變。隨著新零售席捲整個零售業,如今的即時配送所囊括的業務範圍,已經從傳統的餐飲外賣,擴展到水果生鮮、藥物、零食和日用品等消費場景。換言之,新零售時代下越來越多零售行業的轉型升級,很大程度上也拉動了即時配送需求急速猛增。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的交易規模達到436.28億元,增長24.5%。不斷做大的配送市場,正在不斷迎來新玩家。今年以來,隨著滴滴憑藉滴滴外賣入場攪局,美團、閃送等成立共享配送聯盟,此前由達達、美團外賣及蜂鳥配送三家鼎立的即時配送格局,似乎又呈現出向群雄割據發展的勢頭。

不過即時配送行業還有不少痛點有待解決,過度依賴人力的配送成本正是首要問題。艾媒諮詢在其《2017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2016年即時物流行業整體成本已經達到561億元,並且預計2018年即時物流的成本會上升至1091.2億元,突破千億大關。如何在保證時效及用戶體驗的同時,實現降本增效,仍是即時配送發展需要突破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