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地勘單位發展新機遇——地下管廊建設!

地勘行業在最近已經是進入到行業的低谷期,面臨著業務萎縮、收入減少以及人員流失的發展現狀,還要面對事業單位改革的“窗口期”,那麼地勘單位改革的方向在哪呢?地勘單位的業務轉型可以以地下綜合管廊為切入點,因為現在國家和地方正度都在進行地下綜合管廊領域的宏觀規劃。

一、地下管廊簡介

傳統地勘單位發展新機遇——地下管廊建設!

就是建在城市的地下,主要是用來容納電力、燃氣、供熱、通信等城市市政管線的公用基礎設施,很多地方會將其稱為城市的“血管”或者“神經”,用來保障城市的高效、安全運轉。

二、我國地下管廊建設現狀

傳統地勘單位發展新機遇——地下管廊建設!

我國的地下管廊建設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來說,起步晚,建設里程短、施工成本高,資金缺口高等問題。但是現在2013年到2018年間,我國不斷的出來政策,鼓勵城市地下管廊的發展。

2017年9月,國家出臺了《關於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了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補齊城市綠色發展的地質工作短板,將地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進行統一規劃。還指出到了2020年將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間的資源的綠色化、產業化和系統化。

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也開始加緊建設,進入了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的新時代。

三、地勘單位最佳進入時期

傳統地勘單位發展新機遇——地下管廊建設!

這就給地勘單位轉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根據波士頓的矩陣原理,現在介入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最好的機會,因為我國的地下管廊建設正處於成長階段,如何把握這一機遇,參與到地下綜合管廊的規劃、設計、施工中來,若是能很好的融合,將會成為地勘單位一個華麗的轉身。

四、面地下管廊建設,傳統地勘單位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呢?

傳統地勘單位發展新機遇——地下管廊建設!

1.優勢:

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人口眾多,所有如何利用好城市地下100米的空間尤其重要,而對於這一點,在規劃設計、地質勘探和後期施工方面,恰好就是傳統地勘單位的傳統業務,具有先天優勢。

2.劣勢:

因為傳統的地勘單位,長期是受到體制機制的約束,有資金不足、技術人員新老斷層、設備老舊、管理僵化、市場開拓能力不足等影響因素,所以在轉型的過程中要注意:

(1)要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轉變經營理念。

(2)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找準業務領域。

(3)要不斷的學習新技術,增強行業競爭力。

(4)做好PPP模式在地下管廊項目中的應用研究。

(5)可以引進有實力的投資者來進行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