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一切能夠改變的 中興唯有迎難而上

北京時間6月12日凌晨,美國商務部網站掛出中興解禁協議的細節內容。根據該和解協議,中興支付10億美元罰款,並準備 4億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目前,中興已經在A股和港股雙雙復牌。

以14億美元的罰款來換取和解的達成,確實代價不菲。但是多一天的停工,就意味著多一天的損失。在企業的生死存亡面前,在中興8萬名員工,以及上下游幾十萬人的生計面前,這是中興必須做出的選擇。

更何況,作為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的企業價值以及對於整個通信產業鏈的輻射拉動力遠遠超過鉅額罰金。

“那些不能打敗我們的,只會讓我們更加強大”。短短几十年,中興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成長為國際通信巨頭。在這次挫折面前,中興人同樣不會輕易認輸。接受一切不能改變的,改變一切能夠改變的,中興通訊要走出困境、再攀高峰。

理性反思,堅定前行

由於少數幾名幹部和員工的工作過失,以及公司管理流程未落實到位導致合規上的漏洞,最終遭來幾乎滅頂之災。對中興而言,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在當下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下,中國企業在今後走出去的過程中,唯有更加小心謹慎,加倍重視規則和法律,才能避免遭遇潛在的政治及國家風險。

在加快恢復正常經營的同時,中興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加強合規建設、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加強供應鏈安全三大方面的實施策略,為未來的全球化運營指出了一條明路。

據悉,中興已組織覆蓋超過6.5萬名員工的合規培訓,從管理層到員工,全員參與、上下齊心,力爭建設業界一流、規範、可持續的合規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公司進出口管制合規管理架構、制度和流程。在2017年,中興投入了超過5000萬美元用於出口管制合規項目,並將在2018年將投入更多資源。

在信息通信業高度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掌控全產業鏈條。同時,技術的進步是有其自身規律的,並不是短時間內大規模投入就能一蹴而就。為了避免在貿易競爭中受制於人,國內高科技企業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上游供應鏈的多元化戰略,在核心元器件上有意識地支持中國或歐洲、日韓的替代廠商。

據悉中興正在加快元器件的“國產替代”步伐,部分國產供應商已經開始準備供貨。據媒體報道,中興可能還在與三星等非美系供應商洽談更深入的合作。通過增加供應鏈的多元化選擇,將幫助中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營風險,加強供應鏈安全。

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企業之間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和動力。對於中興這樣的高科技企業來說,尤為如此。要實現科技的強盛、技術的創新,離不開各式各樣的創新型人才。

所幸的是,在BIS拒絕令激活之後,中興核心研發團隊表現出極高的凝聚力,堅守崗位。中興遍佈全球的市場、營銷、工程服務人員也都就地待命,隨時準備恢復相應工作。

在全體上下員工的團結和努力下,解禁之後的中興仍能繼續保持在技術、產品和市場上領先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中興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代表,在研發投入上一直不遺餘力,且成果不菲。目前,中興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八年位列世界前三,5G戰略佈局專利超過2000件。中興不僅是5G全球技術和標準研究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也是5G商用進程的有力推動者,已經與全球20多家高端運營商開展5G合作和測試。

此外,中興在通信專用芯片上從未停止研發腳步。

從國際知名專利檢索公司QUESTEL發佈《芯片行業專利分析及專利組合質量評估》報告中可以看到,中興通訊在IC芯片領域專利實力在國內屬於領先地位,是持有專利最多的中國企業。在2017年中國十大IC設計廠商營收排名中,中興微電子名列第三。

目前中興通訊產品中所用的無線基帶芯片、數字中頻芯片、高端路由器核心交換芯片、承載核心芯片等均已實現自研。其中,多模軟基帶MCS芯片、數字中頻芯片已經進入第三代研發。

結語

5G的腳步已經臨近。根據中國信通院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5G產業總體市場規模將達3.3萬億元。而中興在5G、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儲備足以令其處於第一梯隊,拉動中國的5G價值鏈和產業群。

正如6月8日中興的內部信所指出的,全球8萬名員工以及其在困難面前義無反顧、勇於擔當的精神,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在此次事件平息後,相信擁有大量創新人才的中興,會臥薪嚐膽,全力以赴,繼續引領5G以及中國通信業的發展。

———————————————————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