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不足,深圳只剩5萬個買房機會?規土委迴應了

深圳今年計劃商品住宅規模為5萬套,比去年減少3萬套。資深業內人士向媒體表態稱,5萬套供商品住宅供應不夠,暫時沒法緩解短缺預期。5月24日,深圳市規土委官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態,"5萬套支撐未來的住房發展沒有問題。"

供應不足,深圳只剩5萬個買房機會?規土委回應了

(深圳夜景)

數據

5月23日,深圳市規土委發文公佈,今年將新建保障房和商品住宅各5萬套,多種方式籌集保障房6.38萬套。5萬套到增安排籌建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約11.38萬套,佔年度住房籌建總規模(含商品住宅)的69.5%,超過商品住宅(5萬套)。

官方回應“5萬套”

  根據住房形式和用地資源綜合考量制定

對於這是規劃部署,有資深業內人士向媒體分析稱,商品住宅5萬套的基數是根據過去5年的成交量測算出來的。過去5年平均商品住宅成交量是4.45萬套,二手房是8.65萬套,按照這個規模每年增加5萬套看起來是夠的。但事實上,過去5年的成交量數據,是在房價大漲150%和嚴厲的限購限價打壓的"組合拳"下出現的。"這說明5萬套的供應量不夠,沒有辦法緩解供應短缺的預期,這也意味著,未來只能通過更加嚴厲的限價限購限貸政策,來穩定市場不能放鬆"。

對此,深圳市房地產評估中心研究員吳靖宇在接受採訪時予以回應,"5萬套支撐未來的住房發展沒有問題"。吳靖宇認為,商品住房主要是穩定的住房供應,"我們是根據現有的住房形勢,包括商品房的用地資源,包括整體的人口變化、經濟發展和商品房市場準入的情況綜合考量制訂的。"

今年城市更新計劃供應建設用地

  主要集中在寶安和龍崗

依據5月23日深圳市規土委公佈的《深圳市2018年度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計劃"),2018年度住房資源將進一步向保障性住房傾斜。2018年全市計劃供應建設用地1150公頃。其中,新增建設用地2400公頃,存量建設用地3750公頃);下達各區(新區)指標1000公頃(新增建設用地350公頃,存量建設用地650公頃);預留指標4150公頃(新增建設用地預留50公頃,存量建設用地預留100公頃。民生設施項目、產業用地供應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用地需求為重點保障。

依據2018年實施計劃土地利用分解指標,2018年深圳新增建設用地最多的區為光明新區,土地利用指標達120公頃,超全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總數的四成。存量建設用地方面,寶安、龍崗、前海合作區土地利用空間都較為充裕,分別為123公頃、144公頃和120公頃。

此外,《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計劃》對2018年度深圳建設用地供應總量和結構進行了安排部署。《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計劃》內容包括民生設施用地供應、居住用地供應、產業用地供應、商業服務業用地供應、建設用地清退等內容。依據該計劃公示內容,2018年深圳全市計劃供應建設用地1150公頃。

從2018年度實施計劃建設用地分區供應規模與結構來看,在民生類項目供應建設用地中,光明新區規模最大,達146公頃。寶安與前海合作區基本持平,分別位81公頃和70公頃,最少的當屬福田區,僅有5公頃且全部位民生設施用地。2018年度,深圳保障性安居工程將主要集中在龍崗、龍華、坪山、光明新區和大鵬新區五大關外轄區。

在商住用地方面,2018年福田、羅湖、南山三關內老牌轄區將不再供應商住用地。2018年城市更新計劃供應建設用地246公頃主要集中在寶安和龍崗兩區,分別為58公頃和80公頃,而這兩個區也是2018年度深圳各區(新區)計劃建設用地清退規模最大的兩個區,清退規模分別為145公頃和188公頃。2018年將安排產業用地供應規模達225公頃,前海合作區承擔了98.5公頃,為主力供應區。


你的轉發才是寫文的動力~ PM幫PM~

如果你還不瞭解如何申請公租房或安居房,今日頭條私信或搜索“深圳安居房”~ 即可互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