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才落戶“放大招” 先落戶再就業 全家均可隨遷

太原人才落户“放大招” 先落户再就业 全家均可随迁

太原市政府新聞發佈會現場。

降低人才落戶門檻 三類人才可直接落戶

此次新政降低了人才落戶門檻,三類人才可直接落戶:專科以下學歷年齡不超過40週歲(含),本科學歷年齡不超過45週歲(含),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不受年齡限制;留學歸國人員;具有中級(含相應職業資格)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師(含相應職業資格)及以上等級的技能人才。

申請人可根據需要,遷入區、縣(市)各公安派出所人才集體戶、單位集體戶或居民家庭戶。其中,申請遷入區、縣(市)各公安派出所人才集體戶的,需提供申請人身份證、畢業證書原件、複印件,境外學歷需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原件、複印件,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和技師及以上等級技能人才條件申請的,需提供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技術等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

申請遷入單位集體戶的,還需提供單位同意落戶介紹信。

申請遷入親友家庭戶的,需提供親友家庭戶口簿及戶主同意落戶書面說明。申請人同時申請配偶、子女、父母隨遷的,需提供隨遷人員戶口簿和親屬關係證明,戶口簿信息可以證明親屬關係的,不再另行提供證明。

材料合格現場準遷 六城區72個派出所可辦理

新政實施後,申請人可在擬落戶地派出所或區、縣(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戶籍接待窗口提交申請。太原市公安局將原來只可以由城區各分局、縣(市)公安局辦理的《准予遷入證明》,延伸至全市六城區72個派出所均可辦理,而且派出所或區、縣(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戶籍接待窗口設立落戶“綠色通道”,當場審核申請材料,合格者現場核發《准予遷入證明》,確保手續最簡、流程最優、效率最高。

申請人持《准予遷入證明》(第二聯)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證》,再憑《戶口遷移證》《准予遷入證明》(第三聯)到遷入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

同時,完善各類人才的市民化待遇,人才戶口遷入後,在本人或配偶名下的合法穩定住所落戶的或在以本人或配偶名義租賃房屋的所在地公安派出所人才集體戶落戶的,且本人或配偶在本市有合法穩定職業的各類人才,其隨遷子女入園入學,與太原市常住戶籍人口享受同等教育待遇,執行時間從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

為引進、留住人才 市財政給予多項補貼

讓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住”。太原市對2018年1月1日後新入職各類企業和市縣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在太原市落戶且與太原市用人單位簽訂不少於三年勞動或聘用合同,並正常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和取得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實行補貼。

對畢業三年內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學、教育部公佈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由太原市財政每月分別給予5000元、3000元、1500元的生活補助,補貼時間為五年。在太原市購買首套住房的,五年服務期滿,分別給予20萬、10萬、5萬元的購房補貼。從事項目研發、技術革新的,市財政一次性給予5—20萬元的科研項目經費。

另外,對畢業三年內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學人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由太原市財政每月分別給予1200元、1000元的租房補貼,補貼時間為兩年。對取得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新落戶人員,由市財政每月給予1000元的租房補貼,補貼時間為兩年。

對畢業三年內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教育部公佈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生,每人給予3萬元學費補貼。分兩次發放,對簽訂勞動或聘用合同的先補貼60%,對工作三年以上的再補貼40%。

對於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享受同等待遇。

○權威解讀 落戶新政有三大亮點

太原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派出所指導支隊支隊長韓燕:新的落戶政策主要有三大亮點,主要體現為“三個更”:

政策更寬鬆。將學歷遷入條件由原來的大專以上畢業生放寬到技校以上畢業生;增加了具備國民教育同等學歷的人員也可落戶的條件;將原來只可以隨遷配偶、子女戶口政策放寬到父母戶口同時也可隨遷;由原來只可以在人才市場集體戶落戶政策放寬至親友家庭戶;將原來人才遷入戶口必須有合法穩定職業放寬到“先落戶、後就業”。

流程更優化。將人才戶口審批權限由原來的市級公安機關下發至分、縣(市)級公安機關;將原來的只可以由分、縣(市)級公安機關辦理《准予遷入證明》延伸至全市六城區72個派出所全部都可辦理。

手續更簡便。由原來的高校畢業生申請遷入戶口需要提供戶口簿、身份證、畢業證、報到證的手續,簡化為只提供身份證、畢業證即可;取消了人才遷入需要交納社會保險的手續;將原來申請親屬關係證明材料簡化為戶口簿信息可以證明的,一律不再另行提供證明。

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長荊俊傑:太原市教育部門將積極配合並做好保障落實工作,出臺太原市引進人才隨遷子女入園入學的相關政策。目前,太原市小學的學位數和入學人數已經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值,今年小學的信息登記人數為5.8萬人,比去年增加了6000人,太原市六城區小學的學位數趨於飽和。在這種情況下,配合人才引進政策,現在著重需要解決的學位數是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的公辦學位和幼兒園學位。2018年,太原市將有15所住宅小區配建和新建的小學投入使用,有7所配建和新建的初中投入使用,在學位數方面將會得到一些補充。此外,將盡快啟動太原市六城區範圍內教育用地中小學的建設工作,保證隨遷子女能儘快入學。

同時,將加快配建中小學城中村改造和棚戶區所規劃建設的中小學的建設進度,確保2019年、2020年學位數能夠滿足人才隨遷子女入園入學。如果2019年、2020年存在學位數不足的情況下,將採取政府向民辦學校購買學位的辦法,以緩解太原市目前學位數不足的問題。在部分學位數特別緊張的區域,如果落戶的人比較多,將適當擴大現在的班額,作為暫時緩衝,確保人才能夠真正進得來留得住。

太原市委人才辦負責人孫泉:只要是在太原市域範圍內,在太原市註冊經營,為太原轉型發展服務的各類企業,無論其所有制性質是國有還是民營,無論其管理權限是央企還是省屬、市屬,也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其引進的符合政策規定補貼條件的人才,都在補貼範圍內。

對高層次人才的補貼更為優厚,太原市出臺的《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對新引進和新入選且在太原市全職工作的“兩院”院士,給予1200萬元科研經費、240萬元安家費和每年100萬元津貼;對新引進和新入選且在太原市全職工作的“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給予600萬元科研經費、120萬元安家費和每年50萬元津貼;對柔性引進的院士、“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等高層次人才,根據在並實際工作月數,每月分別給予2.5萬元、1.2萬元和1.2萬元的津貼。對急需引進的高精尖缺人才及團隊,採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議”方式引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