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新風向!2018全國拆遷補償呈整體上調趨勢!

伴隨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全國各地不少土地面臨徵收、房屋面臨拆遷。對被拆遷人來講,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徵地拆遷的補償問題了。

2018年,在全面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刺激下,我國徵地拆遷的相關補償政策也將作出新的調整,各地方拆遷補償總體呈上調趨勢,這對廣大被拆遷人來講,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今天,盛廷律師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各地補償的新政策。

福州舊改補償新政策出臺

日前,福州市出臺了《關於完善城區舊屋區改造住宅房屋徵收貨幣補償實施意見的通知》,從價格引導、戶型限制、服務保障等方面完善了補償政策。

規定中明確表示:

價格引導方面,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放棄購買安置型商品房的,將適當提高貨幣獎勵鼓勵貨幣補償。

戶型限制方面,某些因規劃原因無法多建的舊屋區改造項目,為更好地疏解老城,每戶被徵收戶可以就地選擇一套面積不超過120平方米的安置房,其餘被徵收房屋確認補償面積實行異地安置或貨幣補償。

服務保障方面,有關部門將組織房地產開發企業、房產中介在房屋徵收項目現場展示一手房、二手房,方便放棄購買安置型限價商品房的被徵收人選購,並給予團購優惠。

這些有力政策舉措,進一步加大了異地安置力度,並且加快了提高居民生活環境的徵遷進程。

拆遷新風向!2018全國拆遷補償呈整體上調趨勢!

濟南調整臨時安置費用發放標準

其實,早在去年,濟南市城市更新局就發佈了《濟南市城市更新局關於調整濟南市市區房屋徵 收搬遷費臨時安置費發放標準的通知》,調整拆遷安置費用補償。

《通知》規定,臨時安置費住宅由每平米22元提高到30元,非住宅將由每平米30元提高到35元;每月總額不足1500元的,按1500元計發。選擇貨幣補償的,一次性支付6個月臨時安置費。

同時,房屋搬遷費的標準也提高了不少,徵收住宅房屋搬遷費按每平方米30元計算,非住宅房屋按每平方米35元計算;搬遷費總額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計發。

逾期安置費問題上,因房屋徵收部門的責任使徵收人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解決週轉用房的,從逾期之月臨時安置費增加一倍支付;對房屋徵收部門提供週轉用房的,從逾期之月起臨時安置費按月支付;臨時安置費每月不足1500元按1500元計發的,逾期臨時安置費按照1500元加上被徵收房屋建築面積對應的臨時安置費予以支付。

拆遷新風向!2018全國拆遷補償呈整體上調趨勢!

長沙徵地補償標準上調30%

就在上個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湖南省徵地補償標準的通知》(湘政辦發〔2018〕5號),其中明確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長沙市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曉陽表示:“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情況,全市徵地補償標準(土地部分)上調30%。”

同時,根據長沙市實際情況,以區為基本單位劃分不同的區片等級,個別地塊調整幅度較大,某些區片的上調幅度甚至達到76%。

在各地新政策的施行之下,廣大被拆遷人的權益得到完善的保護,各地區新補償政策的出現,是我們保護好自身合法利益的一柄利器,只要在法律範圍內妥善運用,我們都可以爭取到合理合法的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