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增資哈羅 ofo“失寵” 倔強的戴威拒絕滴滴後還要拒絕阿里嗎

繼今年1月被爆出資金鍊緊張事件之後,共享單車公司ofo又傳出重大消息。近日,有媒體就爆出ofo由於資金鍊緊張,總部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高管層變動劇烈,曾任COO的張嚴琪離職,由他帶領的海外事業部業已解散。

阿里增資哈羅 ofo“失寵” 倔強的戴威拒絕滴滴後還要拒絕阿里嗎

此報道一出,瞬間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儘管ofo高程對此事一再否認,並表示公司此舉是正常的人員優化,但這也讓業界對ofo的質疑更加強烈,難道堅持獨立發展的ofo小黃車真的要黃了?

裁員還是智能優化?

在一次次的質疑聲中,ofo再次捲入裁員的輿論旋渦。

6月4日,有媒體發表文章稱,雖然ofo公關對此消息表示了否認,但據該媒體從多個消息源得到ofo裁員和部門解散的消息:

總部大規模裁員屬實;是ofo迄今為止最大規模裁員,總部裁員比例超50%,還可能繼續擴大;無論是業務部門還是職能部門,此次裁員涉及ofo全部業務條線;海外市場主管離職,整個海外部門解散;多名主管離職,管理層發生劇變。

隨著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快,ofo方面也馬上作出回應。ofo總裁於信在朋友圈發文稱,"不知道我算不算是獨立信源哦,但怕是比這些無稽之談來的靠譜些?"並稱COO和PRD離職以及海外業務解散不實,稱報道是無稽之談,背後有人推動。

阿里增資哈羅 ofo“失寵” 倔強的戴威拒絕滴滴後還要拒絕阿里嗎

但有意思的是,雖然於信在朋友圈進行直接回應,但並沒有針對裁員進行直接回復。

"不知道ofo到底在隱瞞什麼?按理說ofo應該正面回應此事,然而於信的回應似乎是在挑釁,並沒有讓業界停止對該事情的質疑。"有長期觀察單車行業的業內人士分析說,於信這種公關方式並沒有徹底解決業界對該問題的疑問。

隨後,有媒體報道稱,ofo總部大規模裁員情況確實存在,該事情涉及ofo的全部業務條線,包括業務團隊與職能部門。而且這一裁員比例也在升級,已經擴大至60%,也就是說供應鏈最終只保留32人。

該人士還表示,這是公司的一個長期工程,從今年年初就開始了。至於裁員是否接近50%,目前並沒有具體的數據。

從資本寵兒到棄兒?

"從最早的單車行業最大的黑馬到目前資本相機而動的情況來看,ofo似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資本人士分析說。

【讀行君】瞭解到,自2015年ofo成立以來,短短3年時間裡,ofo共計獲得了10輪融資,平均3.6個月完成一輪。當時ofo也曾經是資本市場的寵兒,風光無限。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E輪融資,ofo估值已達30億美金(約193億人民幣)——而2016年4月,ofo的估值僅為1億人民幣——在極短時間內,眾多資本參與下,ofo的估值翻了近200倍。

快速成長的ofo也再一次刷新日單量超千萬平臺的時間。相比多家巨頭來說,淘寶日訂單量達到這一數據用了八年;而滴滴用了用了三年半;美團用三年;而ofo僅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

事情的轉折點似乎與滴滴成為第一大股東、再與之決裂開始,而這一轉折時間僅僅只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

"因ofo全靠資本堆積的,在沒有形成持續發展的獨有模式情況下,只能通過融資來續命。在這種背景下,持續加碼融資成為ofo負重前行的唯一籌碼,再加上與摩拜的直面競爭,更讓ofo運營壓力倍增。"上述人士分析說。

公開信息顯示,滴滴曾多次參與對ofo的投資。2016年10月,ofo宣佈完成1.3億美元C輪融資,其中就包括滴滴的數千萬美元C1輪投資。2017年3月,ofo獲得4.5億美元D輪融資,滴滴也在投資方之列。2017年7月,ofo再獲得超7億美元E輪融資,投資方也包括滴滴;當時,原滴滴高級副總裁付強正式加入ofo,擔任執行總裁。

根據當時的資料顯示,ofo創始人戴威曾經承認,創業的壓力主要來自缺錢,在C輪融資的時候,他曾向滴滴借500萬來給員工發工資。

這一切從2017年11月的一個週末開始突變。有媒體報道顯示,"空降至ofo的滴滴原高級副總裁付強、滴滴開放平臺負責人南山、財務總監Leslie Liu同時發現自己在ofo的內部權限與郵箱被刪除。"戴威就說了一句,你們可以走了。"有滴滴員工這樣回憶。

當時雙方矛盾的導火索是董事會的"一票否決權",滴滴志在必得,而戴威始終拒絕出讓。在戴威看來,"不被大公司、股東控制,保持獨立發展"是第一要務,其餘的一切業務規劃均要為其讓位。

在 ofo 創始團隊看來,滴滴一連串的舉動無異於想要爭奪ofo的實際控制權。這突破了戴威的底線。於是,戴威先後拒絕了滴滴提出的與摩拜合併的方案和滴滴的收購邀約。兩天之後,付強團隊離開。

而在這之後,滴滴成立自有品牌青桔單車,並將小藍單車納入出行產業鏈。與滴滴不和給ofo帶來嚴重後果,滴滴作為大股東,曾拒不簽字而導致ofo股權融資受阻,因而出現半年的融資空白期。

今年2月,ofo"賣血續命",將單車作為不動產抵押,獲得阿里17.7億元的融資。第一筆5億元的融資,ofo向螞蟻金服旗下的上海雲鑫創投抵押了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445萬輛自行車,這筆抵押將於今年6月7日到期。第二筆12.66億元的融資,則抵押了北上深杭和成都五地的部分自行車,到2020年2月到期。

目前滴滴已經失去ofo第一大機構股東的身份,阿里巴巴先後通過E輪和E2-1,實現了對ofo戰略投資。根據早前消息,滴滴已經同意螞蟻金服對ofo的債轉股請求,阿里系已成ofo最大機構股東。

時至今日,在阿里持續加碼嫡系哈羅單車的同時,ofo似乎顯得越來越落寞。6月1日,螞蟻金服子公司上海雲鑫向哈羅單車增資20.6億人民幣,加上阿里曾鳴那句哈羅單車日活超過摩拜與ofo總和的言論,使得哈羅單車逆襲ofo、摩拜的聲音甚囂塵上。

此次再度被業界傳出ofo裁員的消息,雖然ofo回應一切正常,但在資本持續觀望的背景下,ofo能否以坦然的姿態走出當前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