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圓明園能夠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何興才

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

請您想象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是神廟.....

--------維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於高城居

圓明園的建造,徵調了全國數萬能工巧匠,建造週期前後耗時160餘年,貫穿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收集了當時中國的絕大部分奇珍異寶,彙集當時最高水平的建築、園林、美學、風水、藝術等技藝的極致......它被譽為萬園之園,更被法國作家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當時所有西方的皇家園林和文化藝術,在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圓明園面前,都黯然失色。什麼雅典的帕特農神廟、法國的凡爾賽宮、意大利鮑蒂別墅、英國的倫敦邱圓、日本名古屋都不值一提。

也正因此,英法聯軍才想方設法毀了它,一個是為了掩蓋自己作為強盜的證據,二就是如果讓圓明園留下來,會成為中華民族無形的文化財富和遺產。人都有嫉妒心,得不到的當然要毀掉。所以英法聯軍不僅帶不走的奇珍異寶全部毀掉,還要把園林給焚燬。在1900年,八國聯軍又再一次洗劫圓明園。

關於留存下來的意義:

圓明園如果保存下來,它對中華民族最大的意義和貢獻,就是文化上的。這將會是中國古典文化輝煌燦爛的榮耀證明,也會成為中國的一張超級文化名片。它將比故宮和八達嶺,更具有國際知名度,更具有代表性和文化高度,會使全世界的遊客為之神往膜拜!

而如今,圓明園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翠柳蓬草間掩映著幽幽的歷史遺蹟,控訴著一百多年前的那場華夏文化史上的災難,也見證著這座園林昔日的驚世輝煌。

我2013年曾去過北京,遊覽過八達嶺,故宮,後海,當然也有圓明園遺址公園,當我站立在垂柳扶風的湖邊,看著那些斷碑殘壁,陷入沉思,究竟是因為什麼,沒能保護好自己的文化和國度?

當18世紀初期,歐洲的近代科學已經形成潮流時,而在大清,從皇帝到百官,仍沉迷在天朝上國的自我封閉中,對科學一無所知。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圓明園的災難史足以警醒我們所有人,它無論有過怎樣的輝煌,歷史畢竟已經發生了,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未來,那就是不要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


楚雲卿

能產生什麼影響?

什麼影響也不會有。

長城遠比圓明園更偉大,更壯麗。

比圓明園更重要的建築太多了。

故宮,長城,兵馬俑,山海關,嘉峪關,講真,哪個的歷史底蘊比不上圓明園?

圓明園本來不過是一個皇家園林,古往今來的皇家園林海了去;

而今天的圓明園成為國家的一個圖騰般的存在,並不是圓明園本身帶來的影響,而是圓明園在當年的歷史中所承載的歷史事件帶來的影響。記住圓明園,更多的是基於當年應發聯軍火燒圓明園帶給國人的恥辱。

盧溝橋只是座普通 的橋。

圓明園就是個普通的園子。

而他們看起來不普通。

僅僅是因為他們帶給我們承載的歷史的記憶。

沒有七七事變,沒有槍炮留下的痕跡,誰會去關注一個盧溝橋?

沒有火燒圓明園,沒有那留下的斷壁殘垣留給國人的記憶,圓明園只不過是一座普通的園子罷了。

所以,我的回答很簡單:如果圓明園完整的保留下來而沒有遭受洗劫,那麼圓明園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園子,說不定和今天的暢春園,近春園一般,早已經被劃做他用了,不復存在了,也就更不會有今天蜚聲海外的名氣了。

缺憾,有時候也是一種美。完整,有時候反而會失去獨特性,從而泯然眾人。


張子曰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藝術有兩種起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和帕臺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相同……請想象一下,有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物,有某種月宮般的建築物,這就是圓明園……這座大得猶如城市的建築物,是由世世代代建造而成的,為誰建造的?為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完成的事物是屬於人類的。我們常說:希臘有帕臺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東方有圓明園……現在,我證實,發生一次偷竊行為,有兩名竊賊。維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於高城居” 從藝術角度和文化角度看,圓明園的藝術文化價值不弱於故宮,所代表的中華建築、園林藝術、民族融合、東西文化交合的瑰寶,堪稱世界之最。包羅萬象是它的魅力,也是它留給後人的財富,可以觀摩、可以參考、可以研究。無論你是什麼專業,都可以從它哪裡汲取營養。它,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有它的存在,就展示著這個民族的偉大創造力、就展示著這個民族的精神內涵、就展示著這個民族智慧的輝煌成就、就展示著這個民族文化的精髓……它的經濟價值,只是它的冰山一角,而它給予全人類的是可以看到、可以觸摸、可以體會的,全人類的封建時代建築、繪畫、園林、文化、道德、民族氣節等等的巔峰造詣。它可以挑起這個民族的脊樑,猶如這個民族的圖騰的化身,宛如遠古洪荒的神獸,碾壓一切蔑視,讓所有經歷過它的洗禮的華人,都被它雄偉壯觀而傾倒,然後從骨子裡自豪、驕傲、自信。時刻散發著中央帝國的王霸志氣。而,它的毀滅,之所以如此痛苦,就是因為它的王霸志氣,在近代被四夷破壞其形封殺了。爬的越高跌的越重。
如果圓明園沒有被毀,國人便少了一份對那段歷史心痛的記憶,2億兩白銀賠款你看不到,30萬同胞的死亡你也看不到。但是圓明園集中西精華歷經三個皇帝延續二百年才建成的百圓之園被毀的一塌糊塗的樣子就赤裸裸的躺在你眼前,向你記錄敘述著那段無知落後屈辱的中華百年曆史。整整屈辱了五代人一百年的歷史,在那裡深深刻刻的記錄著。中國人,中國,無論將來多麼興榮,多麼強大,也絕不能自欺欺人的通過修復圓明園來遮蓋那段屈辱的歷史。那不僅僅是屈辱的歷史,也是一段自大就會落後,落後一樣可以通過奮發圖強而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的歷史。那段歷史不僅僅啟迪著我們國人奮進,同樣也啟迪著我們個人的成長。
圓明園就象是一本千古第一的中國文化絕版書,內容包萬象,精美豪華,八國聯軍將它撕碎燒毀只剩下殘頁,沒了這本書中國人抹去眼淚開始拿起孫子兵法、拿起內功拳法、拿起世界地理憤怒前行。有人說圓明園殘本拍醒中國人,我覺得是無數本滴血的勵志典籍救醒中國人,因為有先醒的國人在呼喊在奔走流血,我們今天要打造的不只是長江三峽大壩,還有原孑彈、氫彈,是“丹書鐵券",留給後世子孫。你要留戀那個圓明園殘本,看看《天工開物》吧,未來造無數圓明園在全球各地,讓中華文明傳揚世界~
圓明園這檔事兒,倆字兒“沉重”。這段大家都知道,1856年英法聯軍攻北京、咸豐帝的懦、大清國的弱、繼而一把火!圓明園燒沒了,吾輩更不得見其真容。但一定與“水門汀”不搭界。兩千多年前,霸王‘’一把火‘’阿房宮沒了;兩千年後,列強“一把火”圓明園沒了,這或許是國人的心愁!泱泱大國,悠悠五千,華夏文明,有四大發明。其實,應當有第五大發明,是什麼?工程技術!戰國時期公輸班即有鋸,曲尺,墨斗等工程工具不述。單說工程,秦有都江堰;漢有古棧道;北魏有石窟;隨有大運河、趙州橋;唐有應縣木塔;元有大都;明有長城,至大清國乃引現代科學技術。工程,尤以土木工程唯我中華髮明絕不為過。瞻仰一下石窟,膜拜一下大塔(河南登封嵩嶽寺塔),參觀一下故宮,會有敬意。吾為楚人,生長豫州,依稀記得六七十年代,一群農民愣是在太行山上鑿出一條“天河”--紅旗渠。現代工程技術更是促進了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摩天大樓自不必說,蘇通大橋、港珠澳大橋、海底,江底隧道、青藏鐵路、高速鐵路等等,等等。只想為中國工程鼓與呼,雙手點個贊!順便說一下,湖北的四渡河大橋,湖南張家界玻璃大橋,貴州的北盤江大橋,都是中國貢獻給全人類的工程精品,同時也告訴全世界,中國不僅會造好看的園子,還會造聯接的工程!
如果圓明園能夠完整保留下來,那可真是天佑我中華!也可以讓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能感受歷史,感受祖輩文明與智慧!那是人間之奇蹟!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千年孔廟尚且不能保存,何況圓明園乎?你別跟我提故宮,當年傅作儀為保護北平文化和平起義,可是又有多少能像故宮那樣得以倖免?北京的九門、城牆、牌樓、寺廟、院落……都眼睜睜的看著消失!哭泣的僅僅是傅作義、梁思成?哭泣的是中華之文化!華夏之文明!永遠哭泣的是深愛中華文明的炎黃子孫!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家,難道非要向只有二、三百年建國史的國家學習才有出路?緬懷過後空悲切,春意始來皆化泥!我們有罪!面對歷史我們慚愧!
她將是一個日遊客量比北京其他旅遊景點日遊客量總和還多的超級景區,而且會被賦予有關聯合國的許多榮譽稱號;她每年能夠為中國貢獻相當於一個縣的GDP;她將是各種重要會議的召開地;她將會助推中國的文化產業不斷的出現跨越式發展……反正圓明園的作用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多個方面考慮
如果 真是完整的保存下來,充其量也就是多了一個和故宮差不多經典建築群而已。多了一個讓世界驚歎的物件而已,這種物件我們不缺。
如果圓明園還在的話,最多吸引些旅遊人群。中華文明已經得到世界的公認,有沒有圓明園都改變不了!從另一方面看,圓明園的毀滅,反而讓我們中華民族覺醒,不要對外人抱有幻想。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讓圓明園悲劇!
這場戰爭清政府和英法聯軍都不佔理,戰打得莫名其妙。起因也就是海關和那個傳教士的事兒,海關胡來擾亂英國買賣東西,法國那老毛子不該跑到清政府明令禁止的地方傳教,清政府也不該草菅人命。把人兩家惹毛了打過來佔了廣州那麼久,也沒個人出來管,估計英法聯軍也是給跪了,找人談判也找不到,一路打到北邊,在天津衛又遭抵抗,窩了一肚子火。圓明園是皇帝的私人花園,燒了它出出氣!大概就是這麼個事兒。不過圓明園這幾天的大火,的確把國人給燙醒了,加快了中華民族名族意識的覺醒,民主的曙光來得更亮了,更多的人民意識到國家不是皇帝一家的,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國家前途,這也是革命的前奏,不過代價實在太大了。如果它還在,也許還有更多命途多舛的"十二獸首"吧。
作為一個對建築藝術有愛好的人來說,圓明園絕對是中國最優秀的家居園林建築,能代表中國建築藝術的最高榮譽!故宮其實不算,因為故宮只是代表官方政治的建築,就好比你現在也不會去住政府大樓一樣,但是你會很樂意住一個更好的別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圓明園是中國皇家藝術風格的最高點,基本可以說比巴洛克,洛可可有更高的藝術成就,圓明園被毀壞,中國的豪華裝飾從此一片空白,現在滿大街的仿歐式是廣大群眾不得已的選擇!———失去圓明園,不僅僅是失去一個園子,其實中國從此失去的是文化藝術在世界上的制高點,共和制和民主制都不可能像帝國制度那樣舉全國之力把這樣的豪宅裝飾推向頂峰,錯過了,就是幾百年藝術的落後,任憑你後世如何推廣中國品牌,沒有皇家的豪華作為背書,人家不會承認的,就像Lv有皇家背書,人家吃品牌吃好幾代人————也正因為如此,但凡有想法的人,都想把中國文化復興出來,挖掘圓明園的文化價值,才是中國文化復興最輝煌的頂點
一場無情的國際大火燒醒了正在鼾睡的雄獅,讓每個華人都知道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團結才能讓祖國繁榮富強,人民才能安居樂業。閉關政策只能使國家自給自足,不能和國際很好的融洽,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和世界融為一體,才能戰勝一切困難……
喲呵,它告訴後人國家是大家的,不是一個家族的,滿清封建奴隸制王朝的覆滅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圓明園是勞動人民的結晶,但它服務的是帝王之家,與老百姓沒有半點的關係。所謂毀之可惜,那是人們站在不同角度的看法而已。如果它能完整的保留也只會是無情的羞辱人民的鐵證,如故宮。
相信圓明園的確配的上東方奇蹟,但我也想說,正是因為圓明園不復存在才留給後人無限遐想,如果留下就失去了那份永久神秘的美好幻想,無法衡量的美是存在於人的內心深處,中國也將因此不忘國恥,發展迅速。中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以前是,以後也會是!
影響很大當時的農業文明是多麼的輝煌,規矩有多重人民付稅難當,在工業剛起步的時候中國還是以重農輕商還在搞農業文明,那日本就不同已經看到歐洲的工業革命的強大發展自己的工業體系化。在中國砸鍋賣鐵賣來了海軍強大曇花一現徹底崩潰,清朝的腐敗慈禧太后花天酒地大壽搞的中國經濟崩潰,而歐洲用鴉片毒品想打開中國市場被林則徐給有力還擊,八國聯軍串通一氣知道中國的軟弱無能想瓜分中國把萬園之園燒燬了把中國瓜分了,這到也好這樣水深火熱知道了清朝的腐敗和無能,中國的地方勢力分分行成,清朝滅亡指日可待孫中山的高瞻遠矚在日本成立了國民政府,千辛萬苦把清朝皇帝趕下臺成了立了保定軍校後又成立了黃浦軍校,袁世凱孫中山的離逝又分崩離析搞軍閥混戰利益鬥爭,這當時日本已經在工業已經突飛猛進中國已經徹底甩在後面,所以說落後就要唉打中國是唉打才進步那一百多年來國家了多災多難!
建圓明園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個錯誤之舉,縱觀世界各國曆史,富強應藏於民間,而不是集中炫耀財富,而要讓外人看到龍的滿身都是寶貝和精堪的工藝技術,要讓中華大地角角落落都是鬼斧神工般的藝術品,不只是要到圓明園才觀賞的到,財富過於結中也給愛浸略者創作了條件,百姓都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筐子裡,道理,
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對於已經發生並照成結果的事沒有太大的討論意義!對於現狀個人覺得!就是找回當年戰爭爆發被侵虐的文物!還應該學習中國古代建築的設計理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除了作為景區的經濟利益之外,其中的文化價值更值得關注和研究,從陳設的工藝品到建築佈局,圓明園堪稱中國文化的活樣本,對文化傳承來說價值不可估量!
皇帝太過於追求奢侈則敗國.剝削而來.有更多的財.門不結實.也一場空...註定浩劫難免.抗議圓明園重建.國泰民安.國防永固.國富民強才更務實.創新展..提高話語權.定價權...將中國製造→中國專利→中國精品.中國人在國外挺直脊樑不受欺.受尊重.才是重中之中.歷史可回顧.不可沉迷.要邁向未來.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圓明園如果保存下來!那將更加體現了我們先輩的聰明和智慧!具有中國的古代建築的獨特魅力!……可現在,它成為了我們歷史的見證!時刻敲響的警鐘!!!

嘎萌鮑宇涵

瞭解圓明園

開放時間:7:00 - 19:00(1月-3月,11月-12月)7:00-19:30 (4月,9月,10月)7:00-20:30門票價格:10元成人: 10 元 / 人次; 半價: 5 元 / 人次,大、中、小學生(憑本人有效學生證); 60 歲以上— 70 歲以下的老人(憑老年證或身份證);殘疾人(憑殘疾證); 免票: 1.2 米以下兒童;現役軍人、傷殘軍人、烈士家屬(憑有效證件); 70 歲以上老人及離休人員(憑老年證、離休證或身份證); 月票:每人 15 元 / 月 [ 每月 1 日至 5 日,持本人照片及月票底版(工本費 0.5 元)在綺春園宮門售票處辦理 ]電 話:010-62551488,010-62543673地 址:北京市 海淀區清華西路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9年),亦稱圓明三園”,是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萬春園的統稱,是清代行宮式御園,佔地350公頃(520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餘處,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由康熙皇帝命名。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此。雍正皇帝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在整體佈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傢俱,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

圓明園於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燬,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988年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弔,令人痛定思痛。

圓明園旅遊交通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320路區間車(北京西站-保福寺橋西),在海淀黃莊北換乘365路(永豐站-閔莊南里),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16.12公里乘坐320路(北京西站-西苑),在中關村南換乘365路(永豐站-閔莊南里),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16.33公里乘坐特6路(北京西站-韓家川),在中關村南換乘365路(永豐站-閔莊南里),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17.25公里乘坐65路(北京西站-動物園公交樞紐),在木樨地北換乘717路(菜戶營橋東-東北旺中路),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15.48公里乘坐21路(北京西站-中國科技館東門),在木樨地北換乘717路(菜戶營橋東-東北旺中路),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17.29公里乘坐319路(原320支)(北京西站-西苑),在清華大學西門換乘365路(永豐站-閔莊南里),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20.7公里乘坐695路(北京西站-清河營村),在中央民族大學換乘特4路(國防大學-前門),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16.87公里乘坐982路(北京西站南廣場-土井村西口),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24.57公里乘坐50路(靛廠新村-車公莊北),在阜成門換乘特4路(國防大學-前門),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20.5公里乘坐54路(城南嘉園北-金家村橋東),在天寧寺橋西換乘717路(菜戶營橋東-東北旺中路),抵達圓明園東門. 約17.76公里抵達圓明園長春園東門公交車的主要線路有:319 、 331 、365 、 432 、 438 、 498 、628、664 、 656 、681 、690 、 696 、697、717 、 743 、801、814 、826 、963、982、特4路、特 6 路等。

地鐵:可乘地鐵四號線,在圓明園站下車。圓明園歷史

康熙時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

雍正時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遊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乾隆時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曆)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於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咸豐時期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儘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藉口,命令米切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同治時期以後

  同治年間(1750---1949年),同治帝準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后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http://www.zring.com/lvyou/20686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後被闢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旅遊實用信息

電瓶車:從綠油門值房至線法橋 ( 往返 ) ,單程 5 元 / 人。

輪椅:綺春園宮門及長春園東門均備有輪椅(免費租用,押金 500 元)。


用戶73111072390

萬園之園的稱號,圓明園是當得起的。陸地面積相當於故宮,水域面積相當於一個頤和園。瓊樓玉宇、雕欄畫棟,中式園林山水,西式圓頂拱蓬,江南水鄉的清雅幽美,宮廷廟宇的富麗堂皇,大概人間之勝景,具匯於此,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麼美的圓明園,當她的園林藝術被付之一炬,當她的奇珍異寶被掠奪砸碎,於是我們看到了今日的圓明園,我們傷心痛恨憤懣失望,於是我們問出了今天的這個疑問。如果她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毫無疑問,今日足以增強我們民族自豪感,讓我們可以自信驕傲地向外國人介紹展示的歷史遺蹟又多了一處,而節假日擁擠在故宮、頤和園、長城的遊客人流又能被分散出一大部分。

但除了美其美,可能我們的痛感就會降低,那些能刺激我們不再麻木的痛點又會減少,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可能會很漸漸變得容易遺忘。我想,如果她未被焚燬,或許今日我們身臨其中會讚歎,驚豔,倍感驕傲;但她今日被焚燬了,就像那位踏進圓明園而淚流滿面的老人一樣,我們深深感受到的是痛恨、屈辱和發奮圖強的渴望和決心。中學生的時候做過一篇閱讀文章叫做《廢墟之美》,那時還不甚能理解作者文章下的諄諄教誨之意。一日訪遊圓明園,親眼見到那些斷壁殘垣、荒草蔓生和火燎過的灰黑色的如淚水般的痕跡。那一刻,想到以前的這篇閱讀文章,心中悵悵憾憾久不能語。


三聯愛樂

如果圓明園被完整保留下來,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將是在文化方面,這是中國文化最有力的象徵,是中華文明燦爛輝煌的重要標誌,它遠比國外知名宮殿更加有知名度,使我們更加有文化自信。它所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人民智慧的結晶,能工巧匠勤勞的標誌。裡面多珍藏的文玩字畫,古董器物不計其數。如果被完整保存下來,誇張點說,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則更為巨大。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即使它沒有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也許在抗日戰爭期間也會被日本侵略者搶奪而去。

1860年十月初,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十月十七號以清政府捕殺英法俘虜為由,於第二天開始搶劫圓明園,他們能拿的都拿走,拿不走的就破壞毀滅,搶奪一空後一把火燒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在此期間,圓明園還沒有這麼破敗不堪,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流民,土匪闖入圓明園,破壞建築,木材,石材能拿的能搶的都搶走,使之成為真正的廢墟。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年間,是康熙賞賜給四子胤禛的,雍正繼位後又加以修繕擴建。一直到了道光年間。圓明園的建築長達160年,建築吸收了歐洲風格又加以蘇州園林的建築,讓人看起來宛若天成。裡面的古董文玩也是不計其數。



而這160餘年的心血,在幾天之內被夷為平地。可以說,外國侵略者的罪名是無法饒恕的。


消失的月光

如果圓明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對中國最大的影響是那一場百年的恥辱,不過是一場夢。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他們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他們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不同的只是幹得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我們把歐洲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製品.豐功偉績!收穫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這是大文豪雨果以西方人的視角觀察圓明園。他完美了圓明園無與倫比的珍寶比歐洲所有大教堂加起來都多。他說那裡有大堆的金銀製品。最主要,他說那裡有我們中華民族的豐功偉績。

圓明園蕩然無存了。那些保留的殘垣斷壁已經不是圓明園。我們總是去估量那些建築,文物的有型價值。卻忽略了列強在中華民族的自尊上狠狠挖走的那一大塊。創傷永難癒合,圓明園已不是圓明園…

依然有無數人在糾結那是滿清的罪孽。滿清在哪呢?你要不要對著你身邊那些同學,朋友,家人說一聲,瞧,我們的恥辱就是你們的祖先帶給我們的。那我們又從哪裡來的呢?我們和他們有什麼不同麼?我們身體裡就那麼純淨麼?誰又是炎帝黃帝直系血脈麼?自欺欺人有意思麼?

圓明園被毀,是所有中國人的悲哀。從那一刻起,中國人永遠有一塊傷疤叫圓明園。其實我們要感謝我們有這塊傷疤。圓明園固然可惜,可文明是不斷進步的。時間滾滾前行,歷史的煙塵終將消散,可歷史的疤痕將永存。

不需要假設圓明園是否能完整的保留下來。歷史只能被記錄,不能被保存。而圓明園的記憶,就這樣一直記錄在我們中國民族的靈魂裡,圓明園其實永生!


君箋雅侃紅樓

以上是圓明園重建的假想圖。

圓明園廢墟一角

該廢墟被破壞前的概念圖

全景復原3D圖

圓明園百科的介紹:

圓明園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會來這裡理政,故圓明園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賜給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園林,用於打發空閒。1722年雍正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年間,圓明園進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東面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年間,綺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拓建,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年間,國力日衰,財力不足,道光皇帝寧願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圍獵,但仍對圓明三園有所改建。

圓明園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燬,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皇家園林再遭劫難。

圓明園如果能夠完整保留下來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1:留下一處文化遺產:圓明園實際上是清朝皇室在北京城城郊修建的一處度假別墅,可以這麼說是當時中國境內規模最大的一處園林。

圓明園從1709年開建到1860年被焚燬歷時151年,151年的心血付之一炬,另外園內除了部分文物被掠走(目前可能在世界各地博物館還能看到一些,有相當一部分也看不到了)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文物也被焚燬了。

如果圓明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那麼這些文化遺產就沒有受到損失,也多一處可以瞭解中國文化的有價值的博物館。

2:對中國走勢的影響:1860年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可以說我們小時候學中國近代史這一年佔了極大的篇幅,這一年是皇權開始變得不那麼神聖的一年,這一年是老佛爺們重新受教育的一年,這一年是西方社會深入認識中國的一年,這一年是中國普通老百姓開始逐漸瞭解洋人的一年,如果圓明園沒有被焚燬,大清的老佛爺們雖然之前在其它地方吃過洋人的虧,但是可能還不能清晰地認識世界局勢,另外沒有皇室尊嚴的一敗塗地,落後的中國人民可能仍對皇權抱有幻想,後續的歷史發展政治局勢會有很大的不同,會不會有辛亥革命都不好說,現在中國會變成怎麼樣真不好說?

如果沒有洋人打到自己家門口這一檔子事,很有可能中國現在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


心安理得君

 圓明園代表中國古代皇家建築的最高成就!如果不被燒燬,其藝術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珠海圓明新園圓明園大殿)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儘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藉口,命令米切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縱火焚燒圓明園。

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有位網友的評價對於圓明園被毀說得很好,現摘錄如下:


是啊!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讓圓明園的悲劇重演!在珠海市委的引薦下,我的近十萬枚二戰前的世界古珍郵票展示下的近代史愛國主義教育博物館將選址圓明新園核心園區。


本館將以郵票展示近代歷史,在瞭解歐美列強瓜分全球,侵略中國的近代史的同時,更讓人們“警鐘長鳴,毋忘國恥”,而在圓明新園建此館的意義則更為深遠。


目前還未開館,就己得到了歐洲、美洲、澳洲及亞洲許多世界古珍郵票收藏家及中國古珍郵票愛好者的祝福與祈盼,為此我代表本館向大家表示深深地謝意!

圓明園早已被毀,圓明新園將用另一種方式讓人們記住那段中國屈辱的往事,這也是本館選址於此的意義所在。


湘平古珍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