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成交158億,佔滬市總成交十分之一,後市怎麼走?

工業富聯成交額佔滬市總成交比例,在所有成交破百億的個股中,高居歷史第十一位。

今天,除了中興通訊復牌,資本市場另一件大事就是獨角獸工業富聯上市後首次開板。果不其然,作為獨角獸,它成功吸引了眾多資金的注意力。截至收盤,工業富聯成交額達到驚人的158.1億元,換手率達到56.64%

成交158億元,什麼概念?

數據顯示,今天成交額倒數前1153只股票,成交總額為158.09億元。也就是說,工業富聯今天一天的成交相當於成交額倒數1153只股票成交總和。相當於今天成交排名前五個股,即羅牛山、萬華化學、中國平安、格力電器和貴州茅臺成交總和。

從全年看,今年以來成交額超過工業富聯的股票有700多隻。也就是說,剩下今年有交易的2700多隻股票,今年以來的成交額比不上工業富聯今天一天的成交

不過,單隻個股單日最高成交額歷史排行榜上,工業富聯只能排在第268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國石油、中國平安和中國中車。

中國石油曾經在2007年11月5日,單日成交額近700億元,位居首位;

中國平安於2015年7月7日,單日成交額近680億元;

中國中車於2015年6月9日,單日成交額近500億元;

尷尬的是,上述三個交易日對應的大多是上述股票的階段大頂。

工業富聯成交158億,佔滬市總成交十分之一,後市怎麼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單日成交額超過百億的個股中,工業富聯今天成交佔滬市總成交比例,卻能排在歷史第十一位。其中,排名第一的,依然是中國石油曾經在2007年11月5日創造的紀錄,當日成交佔滬市總成交比例超45%。

大市值新股開板後走勢普遍不佳

作為一隻新股,工業富聯有此成交和換手並不令人意外。2014年IPO新政以來,已經有超過千隻股票上市,其開板日平均換手率接近50%。而開板日換手率超過50%的個股中,有384只股票開板後5日下跌,佔比近64%,平均跌幅近2.6%;有376只股票開板後10日下跌,佔比近63%,平均跌幅近2.8%。

市值較大個股開板後的走勢或許更具參考價值。數據顯示,2014年後上市的股票,有12只開板日市值超過千億元。其中,此前出現的11只股票中有6只股票開板後5個交易日出現下跌,佔比55%,平均下跌0.58%;8只股票開板後10個交易日出現下跌,佔比73%,平均跌幅高達5.48%。

如果不考慮吸收合併上市的申萬宏源和溫氏股份,則此前出現9只股票中有4只股票開板後5個交易日出現下跌,佔比45%,平均上漲1.53%;有6只股票開板後10日出現下跌,佔比67%,平均下跌近4%。

工業富聯成交158億,佔滬市總成交十分之一,後市怎麼走?

機構這麼看

新股歷史走勢不支持工業富聯後市走強,不過機構看法卻偏樂觀。

平安證券認為,作為電子製造服務業體量最大的企業,富士康無論在營收增速和利潤增速上均保持領先,在工業互聯網背景下,電子設備製造行業將向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的方向發展,逐漸成為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基礎性環節。依託富士康在製造服務業的強大經驗積累,有望成為“先進製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的典範企業

除了平安證券給予推薦評級外,申萬宏源和群益證券也均給予買入評級。其中群益證券的目標價只有19.8元,大幅低於最新價25.72元。

工業富聯成交158億,佔滬市總成交十分之一,後市怎麼走?

母公司鴻海市值只有3253億元

鴻海精密的估值或許會成為工業富聯的一面鏡子。數據顯示,鴻海精密最新總市值為3253億元,而工業富聯總市值超過5000億元。由於鴻海精密持有工業富聯近七成股份,從這個角度看,要麼鴻海市值被低估,要麼工業富聯市值被高估。

除了市值,另一個角度可能更能說明問題。根據工業富聯招股書,截至2017年12月31日,鴻海精密淨資產為2525億元,營業收入超過萬億元,淨利潤為近292億元。據此,鴻海精密市淨率大致為1.29倍,市銷率0.33倍左右,市盈率11倍左右。

工業富聯上述數據分別是,淨資產為282億元,營業收入3545億元,淨利潤為近159億元。據此,工業富聯市淨率大致為18倍,市銷率1.43倍左右,市盈率32倍左右。

工業富聯成交158億,佔滬市總成交十分之一,後市怎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