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活中那麼多美好的事,在家長眼中只看到一件“學習”

當孩子生活中那麼多美好和重要的事,在家長眼中只看到一件"學習"時,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這種可怕之處在於把人生的格局與視野縮小成一條線,這條線就是學習成績。

當成績不好時,孩子頓時眼前一片漆黑。尤其是家裡包辦了一切之後,如果成績不好,更會感覺自己對不起家長,覺得自己活得不僅沒有價值,還是父母的累贅。

甚至有些孩子的人生終點很可能就止於高考。

2018年6月7日,高考首日上午7點,河北平泉的一名高考生趁著母親外出買早餐,從7樓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20歲的生命。

這種不應發生的悲劇,幾乎每年都在發生。

有一個孩子說:"每當父母對著我的學習成績唉聲嘆氣時,我就感覺自己是個千古罪人。"

聽著讓人心痛與悲涼。

當肯定自己價值的東西只剩下了成績,就看不到人生的精彩。那麼多的可能性,全部抹殺於一個不理想的成績中,這樣的人生路未免太狹窄了。

家庭教育的重點不應是學習成績,而是用愛給孩子核心自信與歸屬感。

一個家庭裡,穩定的親密關係,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父母的榜樣作用、生活方式的潛移默化,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學校與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的。

孩子生活中那麼多美好的事,在家長眼中只看到一件“學習”

每天問孩子三個問題:

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

今天有什麼收穫和進步?

有什麼需要我幫你的?

父母用心的陪伴,讓孩子學會愛,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這種價值感與自信是他今後應對一切變數與挫折的堅實基礎。

因此,家最重要的作用是一個傳遞愛的地方,一個能給予孩子安全感與成長動力的溫馨港灣。

家庭裡應該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與品質,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愛與幸福的能力。

幸福,最基本的一點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過好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想活的樣子,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