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性早熟就診高峰將至,哪些跡象家長需及時察覺?

問:什麼情況算性早熟?

问答|性早熟就诊高峰将至,哪些迹象家长需及时察觉?

性早熟先看“年齡範圍”

八九歲就來月經、長乳房的小姑娘,十幾歲已經有胡茬的小男孩……對於孩子過早的發育,很多家長都甚感焦慮和不知所措:會不會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有一個年齡限定的。”李嬪教授介紹,一般是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比如乳房發育、月經初潮、陰毛鬍鬚發育、突然長個子等等,才能納入性早熟診斷的年齡界限,一旦超出這個年齡,就不屬於性早熟診斷範圍。

在這個年齡界定基礎上,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及早察覺孩子的性早熟。首先,家長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可以直觀地發現他/她是否出現第二性徵;其次,八九歲的孩子在短時間內突然長高,比如一個月突然增高了1釐米,那麼家長就要引起注意;此外,家長要留心觀察孩子性格上的變化,孩子會由於自己身體上的變化產生不安情緒。

判斷性早熟學會分“真假”

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兒童性早熟還有“真假”之分。李嬪教授解釋說,人體內控制生殖系統發育的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如果是性腺軸提前啟動,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而導致的性早熟,則被稱為“真性性早熟”,也叫做中樞性性早熟,屬於臨床常見的兒童內分泌疾患,發病率約為1/5000~1/10000。主要表現為性發育過早,骨骼成熟較快,導致骨骺提前癒合,影響患兒的終身高。假性性早熟是源於外界原因引起的體內雌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徵的早現,但不具有完整的性發育程序過程。

性教育是兒童“必修課”

在醫學專家推動專業發展的同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李嬪教授給出了一些生活小貼士:

飲食上,避免含有激素的食物及一些所謂的滋補食品,儘量減少高熱量食物、反季蔬果等;

起居上,孩子睡眠期間不宜開夜燈,對於看電視、用電腦等需節制,注意避免孩子接觸帶性暗示的影視或話語,營造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圍;

同時還要加強孩子鍛鍊,兒童超重或肥胖會增加兒童性早熟風險,這方面女童高於男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