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 這是一座位於太行山南麓的豫北小城。
  • 這裡有集江南水鄉與北國風光於一體的5A景區。
  • 這裡有著名佛教聖地。
  • 這裡有北魏摩崖石刻。
  • 這裡是焦作博愛。
  • 名字取自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中之博愛二字。
  • 今年年初以來,博愛縣以綠色廊道建設和高速公路兩側綠化工作為載體
  • 全力打造“綠色廊道+”的博愛模式,成功實現公路綠色廊道建設由造林向“造景、造美、造富、造福”的轉變。
  • 如果你到博愛來,你可以這樣玩轉。

青天河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青天河位於博愛縣境內,集江南水鄉與北國田園風光於一體,素有“北方三峽”和“桂林山水”的美譽。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景區內可謂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青山繞碧水,綠樹掩古寺,飛泉流瀑,如詩如畫,既有江南水鄉的淡雅,又有北國田園風光的氣魄,一點也不負“北方三峽”的稱號。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這裡有人間仙境佛耳峽。

峽谷的溪流瀑布一路歡快的跑向人們,

帶給你“雨打芭蕉落閒庭”的清爽和愜意

一時間竟讓人們忘了烈日當頭照……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步入觀音峽,矗立於碧水丹山之間的天然大佛

氣勢宏偉,渾然天成

峽谷左岸的古丹道

是北魏時期豫晉兩省運兵運糧的必經之路

走累了就稍停片刻,讓內心也迴歸自然……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靳家嶺是多變的

早晨的日出、雨後的雲海

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天井關古為豫晉要塞,是通往山西的關隘

史稱“太行八陘之一”

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月山寺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月山寺始建於公元 1158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聖地。

曾名 “清風寺”、“大名禪院”“寶光寺”

明永樂三年更名為“月山寺 ”,沿用至今。

歷史上,月山寺為中原四大佛教寺院之一。

即東有開封相國寺,西有洛陽白馬寺,南有嵩山少林寺,北有月山寶光寺(月山寺原名)。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摩崖石刻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博愛縣的摩崖石刻

在縣城北部的太行山上

有一塊山體臨水聳立

整個形狀如一尊佛,雄偉而高大

人們稱為石佛山。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在石佛山的腰部,距河水面30多米高的地方

有一塊呈長方形,長近2.5米,寬約2米的石頭

這是一塊不尋常的石頭

它被嵌在一個天然的石龕裡

其中心線刻一尊觀世音菩薩像

左右兩側刻有432個字的題記

從碑的落款可知,形成於北魏永平二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了。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石上記載:在大魏永平元年十一月由兩位將軍統領四千兵丁修建丹道,從南向北治理丹道三十二個險要之處,修到這個地方

因地勢險要,工程嚴重受阻,會遇此難。

仔細觀察,發現此處有一天然大佛,佛身上有一塊天然形成的石龕

可以鑿造菩薩的仙靈之容。

隨在此造觀音菩薩像一尊,刻佛經一篇,文告(啟)一篇。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於莊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丹河峽谷之美麗於莊,因坐落在丹河的第三個古渡口,又稱“三渡灣”。

你不妨帶著家人,在於莊住上兩天,感受一下鄉間的寧靜和淡泊。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太行山下,有個特別有愛的小城,名山秀水,北國三峽,應有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