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縣城23:山東濟寧市魚臺縣,五里三賢、方與古縣、超化禪寺

基本情況

魚臺縣同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先秦時期,魚臺就為封地,創造了先秦文明。從西漢到隋唐,魚臺縣內先後存在方與縣、湖陵縣、橐縣,胡陸縣等等

大唐寶應年間,因魯隱公觀魚臺,方與縣更名為魚臺縣。隨後幾次廢除、幾次復置。

大明年間,魚臺先後屬徐州、濟寧、兗州。到大清乾隆年間,魚臺附屬濟寧直隸州

民國初,魚臺屬岱南道,後屬濟寧道、兗濟道。

建國後52年,撤銷平原省,魚臺縣劃歸山東省。53年,撤銷湖西專區,魚臺縣改屬濟寧專區。

1956年,撤銷魚臺縣,併入金鄉縣。1964年,恢復魚臺縣建制,屬濟寧專區,縣治駐谷亭。

1983年,撤銷濟寧地區,設立地級濟寧市,魚臺縣屬濟寧市

五里三賢

“三賢”閔子騫、樊子遲、宓子賤,都是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中人,且三人居處相距不過五里,故稱“五里三賢”。

最美縣城23:山東濟寧市魚臺縣,五里三賢、方與古縣、超化禪寺

二十四孝--鞭打蘆花

鞭打蘆花講的是閔子的故事,在魚臺一帶廣為流傳,閔子是尊稱,閔子名閔損,字子騫,為避戰亂遷到棠邑(今魚臺縣張黃鎮大閔村)

故事說的是閔子騫十歲喪母,父親另娶,但是後母對他不好,給親生的兩個兒子做的棉衣裡裝的是棉花,但是給閔子做的棉衣裡裝的是蘆花。後來父親發現了,就決定休了李氏。但閔子反對,勸說父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團”、母親甚為感動,對三個兒子一般看待。

最美縣城23:山東濟寧市魚臺縣,五里三賢、方與古縣、超化禪寺

超化寺

超化寺,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相對來說,可能新密的更有一些名氣,魚臺超化寺也很不錯。最早建於唐鹹通五年。到1990年,只留伽藍殿。2006年重修伽藍殿,為魚臺唯一現存唐建古剎。(伽藍殿一般是偏殿,一般供伽藍)

最美縣城23:山東濟寧市魚臺縣,五里三賢、方與古縣、超化禪寺

太公廟

姜太公廟位於李閣鎮太公廟村,始建於唐貞觀初年,但大殿、配殿、山門毀於民國的兵患水災。現在的廟宇為2002年太公後輩子孫、族人籌資重建,目前為3A風景區

最美縣城23:山東濟寧市魚臺縣,五里三賢、方與古縣、超化禪寺

千古道源--魚臺魚城文廟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魚臺大力發展,文廟必然重現輝煌

最美縣城23:山東濟寧市魚臺縣,五里三賢、方與古縣、超化禪寺

魚臺大米

相對於五常大米等一些非常知名的大米來說,魚臺大米好像名氣不是太大,但是在魯南地區,魚臺大米還是非常有名的。記得小時候,常用小麥換大米,基本上都是魚臺大米,那個時候大米好多沙子。

魚臺大米是正兒八經的魚臺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主要分佈於位於微山湖西畔,粒大均勻,晶瑩透亮,潔白如玉,氣味清香,飯粒完整。

最美縣城23:山東濟寧市魚臺縣,五里三賢、方與古縣、超化禪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