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打了勝仗,戰敗國遼國卻接受進貢,北宋的皇帝真是個傻子嗎?

關於北宋的這段歷史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北宋做法欠考慮,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宋遼的《澶淵之盟》看一看北宋真的做錯了沒有。

北宋打了勝仗,戰敗國遼國卻接受進貢,北宋的皇帝真是個傻子嗎?

關於北宋的這段歷史我們最先想到的我想應該就是《澶淵之盟》了,遼國的軍隊非常的強大,北宋是一直打敗仗,遼國的軍隊步步緊逼,一直打到了黃河邊的澶淵,再打下去北宋也就連都城都給了遼國了,也就意味著北宋就要滅亡了,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黃帝當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就便決定要親自上戰場,戰場上的戰士看到黃帝都來了都感到震驚,在打仗的時候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個個都殺紅了眼,這場戰爭取得了勝利,一切也都開始像有利於北宋的方向發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北宋沒有乘勝追擊,而是選擇了向遼國求和,最終兩國達成協議,北宋向遼國進貢,遼國不在南下。這時候一些人就站出來說話了說北宋這麼做非常的傻,但真的是這樣嗎?

北宋打了勝仗,戰敗國遼國卻接受進貢,北宋的皇帝真是個傻子嗎?

其實我覺得北宋這麼做是非常明智的,也是很合乎情理的。北宋在當時的一年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一定要超過向遼國進貢的30萬白銀,可以說北宋僅僅用了30萬白銀就換來了兩國的和平,同時也給了北宋休養生息的機會,這個賬單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是非常合理的,如果兩國繼續開展,那麼北宋可能還是避免不了被滅的危險而且可能損失更多。

北宋打了勝仗,戰敗國遼國卻接受進貢,北宋的皇帝真是個傻子嗎?

當然這時還是會有人說,這不能夠光用錢來說事,我們應該去攻打遼國如果勝利就會從他們那裡獲得更多的錢幣,如果這麼說那就說明他們根本就不瞭解當時的歷史情況,其實當時北宋是根本打不過遼國的,當年的兩次討伐遼國是沒有一次勝利的,就連在遼國最弱的時候北宋用精銳去攻打遼國都失敗而歸,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北宋是多麼的弱小。這樣我們就不難看出主張去攻打遼國的主意是多麼的錯誤。

北宋打了勝仗,戰敗國遼國卻接受進貢,北宋的皇帝真是個傻子嗎?

其實不要看名義上北宋要每年要給遼國30萬歲幣,但是北宋在後來不一定吃虧,因為在後來北宋和遼國就有了非常頻繁的貿易往來,北宋就會把自己的商品大量的賣往遼國,這樣北宋就會從遼國賺取大量的歲幣,到後來可能還會有盈利。所以北宋當時的決定是很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