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縣白豹鎮:“七抓七確保” 推進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

今年以來,吳起縣白豹鎮黨委緊緊圍繞“抓黨建就是抓關鍵、抓關鍵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就是抓脫貧”的工作思路,以“千村示範、萬村達標”活動為總攬,不斷深化“黨建+”工作模式,通過“七抓七確保”,紮實推進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

抓組織建設,確保機構設置科學合理

在鞏固原有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理順隸屬關係,健全組織體系,有力地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初步實現了黨的基層組織結構與經濟社會結構有效契合,使黨員和群眾關係更加融合、更加密切。把黨員人數50-100人的白豹、郭克郎2個村黨支部改設為村黨總支部,把黨員人數不到50人的王灣、土佛寺、樓坊坪、王砭、韓臺、溝門、佛店窪、王溝門、李橋、老莊溝10個村設立為黨支部。

抓班子建設,確保戰鬥堡壘基礎夯實

突出抓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著力解決換屆中的難點問題,確保村“兩委”換屆100%完成。此次換屆選舉工作開展以來,12個村黨支部班子全部順利選出,產生12名書記、7名副書記、27名委員,其中5名村黨支部書記成功連任、4名村黨支部書記由村委會主任轉任、3名村黨支部書記屬於新當選,選舉產生9名婦女委員,12個村委會換屆選舉也已經全部結束。同時,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各村推選出了村婦女聯合會、共青團組織,成立了民兵連、治保會、綜治委、民調委等群眾自治組織。

抓黨員隊伍,確保示範引領作用發揮

一是發展黨員工作。實施“雙培雙帶”工程,探索推行“五字工作法”(選、管、幫、訓、審),積極營造“入黨光榮、入黨自豪”的氛圍,激發農村青年的進步意識,努力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不斷提高農村黨員幹部自富帶富能力和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今年發展入黨積極分子32名、黨員4名;二是黨員教育工作。通過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和手段,加大對農村黨員黨的基本理論和根本宗旨、農村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訓教育力度,不間斷地實施黨員幹部“素質工程”;三是黨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黨員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制度規範支部活動,嚴格三務公開,強化村民監督,約束黨員行為,不斷推進黨員活動和支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抓黨內製度,確保組織生活落到實處

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著力抓好“三述職兩評議一落實”組織生活載體,促進組織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三述職,即由村組幹部在全體黨員、村民會議上進行述責述廉述效,黨員向黨支部彙報思想工作及認崗履責、承諾兌現情況;兩評議,即群眾代表評議農村黨員、黨員和群眾代表評議村組幹部;一落實,即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和問題整改。通過“三述職兩評議一落實”活動的紮實開展,在全鎮12個農村黨支部528名黨員中,評議出合格黨員508名、基本合格黨員28名、不合格黨員2名,並對評議出的不合格黨員落實了幫教人員和幫教措施;收集整理各類意見和建議31條,建立問題整改落實臺帳,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抓經費保障,確保基層組織規範運轉

制定出臺《白豹鎮鎮村幹部管理及績效考核辦法》,從薪酬管理、資金籌措、資金撥付、資金監管等方面,明確村幹部報酬標準,實現“收入有保障”,規範落實薪酬待遇。提升村級運轉經費標準,撥付每村每年專用黨建經費2萬元,並實行動態增長。同時,按照“村賬鎮管、分村建賬、專賬核算、專款專用”的原則,建立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監管機制,圍繞“四議兩公開”要求,完善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實行鎮村同步公開的“牆上+網上”公示管理制度,不斷加強村級運轉經費審核、撥付和使用監管。

抓場所建設,確保服務效能整體提升

按照“村級活動場所面積達到200㎡、為民服務大廳面積不低於40㎡、黨員活動室面積不低於60㎡”的要求,在2016年“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中,12個農村黨支部活動陣地建設全部達標,功能齊全,部室使用及分類明確。同時,全鎮12個村全部設立便民服務室,為群眾代辦養老、合療等事項,極大地提升了服務群眾的能力。

抓工作運行,確保黨建引領功能凸顯

一是聚力脫貧攻堅。堅持黨建引領,保障精準脫貧,探索推行“黨委+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責任落實模式、“村黨支部+黨員中心戶+貧困戶”結對幫扶模式、“村黨支部+基礎設施+一村一品+貧困戶”民生改善模式、“村黨支部+基地+園區+合作社+貧困戶”產業發展模式及“村黨支部+黨員+考評+獎懲”考評管理模式,發展山地蘋果109戶1365.5畝,發展豬雞驢養殖68戶,就業105人,全鎮48戶重點產業戶場戶聯動戶均分紅3500元。按照“三提升”要求,新打機井2口,解決了白豹、溝門2個村41戶群眾人畜飲水和果園灌溉問題;改造農電網3處,解決了群眾用電難的問題;完成了老莊溝、白豹、王砭和王溝門村幾個出境斷頭路的設計規劃,計劃年內予以實施。

二是聯繫服務群眾。要求各村“兩委”班子每週週三集中辦公,其餘時間(包括雙休日、節假日)都要有人值班坐班。同時,要求村“兩委”委員每人聯繫3戶群眾和1戶貧困戶,黨員根據自身情況,分別聯繫1戶群眾,並通過定期走訪慰問等形式,幫助解決所聯繫群眾的生活困難問題。

三是夯實基層黨建。按照“總體有安排、操作有指引、考評有辦法、推進有載體”的黨建思路,立足“有活動規劃、有活動通知、有活動簽到、有活動記錄、有活動圖片、有活動小結”,形成黨建工作標準化作業書,杜絕年終集中“補、抄、做”等現象發生。嚴格落實“問題牆+迴音壁”制度,各村黨支部在醒目的位置設置“問題牆+迴音壁”專欄,將組織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民生信訪等工作中存在問題、落實整改責任人、完成時限、整改措施等一一進行公示,同時將解決的問題在迴音壁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此外,通過發放問卷調查和現場打分測評的方式進行“兩力兩率”測評,並將測評結果同績效考核掛鉤,不斷提升幹部群眾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